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教师的故事⑥ | 指尖塑“新” 以心育“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15:3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特推出“教师的故事”系列专题报道,以真实而鲜活的叙事传递教育温度,展现荆楚大地教师用爱与责任浇灌希望、用智慧与创新点亮梦想的动人篇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刘盼盼 实习生谢芷珊)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小学的教室里,学生们围坐在桌前,一双双沾着面粉的小手,正将面团变成绽放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这堂别开生面的课,正是由班主任、语文老师吴慧执教的“花样面点”校本课程。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如今从容智慧的“点灯人”,吴慧以面点为媒,用心揉捏,不断解锁着新时代“好老师”的密码,传递着教育的温度与智慧。

劳动育人的鲜活课堂:面团里的魔法

如何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化作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成长?吴慧执教的“花样面点”校本课程给出了生动答案。

“我们跳出了传统‘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试着用更灵活的方式让孩子们动起来、想起来。”吴慧介绍。课前“创意风暴”,孩子们自由设计主题,画草图甚至捏模型;课中“小组合作闯关”,分工解决揉面、调色、塑形中的实际问题;课后“面点展示会”,孩子们为作品命名、讲述故事。孩子们在合作与分享中成长,而劳动成果带来的那份成就感,也在孩子们眼中闪闪发亮。

而新技术的运用则为这堂课插上翅膀。课前,一段生动的多媒体视频,带着孩子们领略陕西花馍的精巧、广东虾饺的玲珑,配上动画讲解背后的民俗故事,点燃孩子们的兴趣。课堂上,手机投屏将错误操作与标准手法对比呈现,孩子们一看就懂,效率倍增。吴慧还尝试引入简单的AI绘画工具,让孩子们的创意设计更直观。“技术是帮孩子们更贴近生活、更明白学习的‘好帮手’。”

这堂课也让孩子们得到不一样的收获。一个曾为数学发愁的男孩,在面点课上展现了塑形天赋,捏出的小老虎栩栩如生,还当起“小老师”,这份自信更点亮了他在数学课上的课堂表现;一个平时文静、成绩中等的女孩,在课程结束后,将自己做的“太阳花包子”带回家送给妈妈,还第一次主动分享课堂趣事。“它让孩子们学会了表达爱,感受到了动手创造的生活之美——这份滋养,比分数更恒久。”吴慧说。

解锁“好老师”密码:懂时代,重细节

“现在的孩子,想法多,心思细。好老师得懂他们的‘频道’,更要看清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在吴慧看来,好老师是引路人,更是孩子们的伙伴,作为班主任,要懂得在细节中渗透智慧。

这种智慧,体现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吴慧把没有温度的规则变为孩子能理解、参与的小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孩子培养习惯。面对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的忙乱无序,她巧妙地将放学整理拆解成“一收、二摆、三背、四查”的趣味口诀,更在教室地面贴上醒目的彩色标记线,通过完成“找位置”游戏让孩子们迅速将桌椅归位。为了点燃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吴慧推出“小红花记分表”,激励孩子们在举手发言、遵守秩序、乐于助人等行动中赢得小红花,兑换“班级小明星”的荣誉。“时代在变,孩子在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得跟着‘成长’。”吴慧说。

最让人触动的,是她帮助新疆学生穆海麦提融入的故事。语言和文化的小小差异,让这个初来乍到的小男孩有时感到孤单。吴慧以新疆特色美食——“馕”为媒,帮助穆海麦提展开一场“破冰”行动。在她的引导下,穆海麦提开始主动融入班级,逐渐成为班级中的“劳动小能手”和运动明星。这段经历让吴慧深悟:“好老师,是擦亮星星的人,要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光,更要教会他们自己发光。”

破浪前行:在变革中守护教育的温度

“双减”落地生根,新课标全面推进,AI浪潮奔涌而来……站在教育变革的潮头,吴慧思考的是如何在“减负”“提能”和“情感联结”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

“‘双减’不是简单的减法,它对课堂的‘含金量’要求更高了。”在四年级神话单元教学中,她推出“神话展演”活动。孩子们分组选择故事,利用AI梳理脉络框架,自主创作剧本、制作道具,并在课后服务时间排练演出。吴慧发现,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男孩,为演好村民角色,竟偷偷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这种在实践中主动学习的状态,让负担轻了,“但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表达的勇气、合作的默契和对文化精神的感悟,都在增长。”

而面对AI的兴起,吴慧客观看待其价值,但她更强调:“语文最珍贵的瑰宝是个性化的表达和真挚的情感共鸣,这是任何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她用AI生成不同难度的阅读理解题,针对学生弱项推送,节省出题时间;写作文时,则先用AI分析孩子习作的结构问题,再自己逐句和孩子聊“这里为什么这么写?”引导他将真实体验注入文字。“既要用更科学的方法帮孩子提升能力,又要守住教育里最有温度的部分”吴慧总结道。

八年耕耘,从最初的“心里没底”到如今的“步履从容”,从探寻“好老师”的初心到耕耘“创新”课堂的沃土,再到智慧拥抱教育变革的浪潮,吴慧用她的实践,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书写了一份教育答卷。怀揣“点亮星光”的信念继续学习、用心耕耘,正是她对“好老师”这个称谓最朴实的回答。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