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孙若晨、谢芳)自7月3日起,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青春中华文化传承团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在湖北省妇女联合会的支持指导下兵分两路,分别前往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湖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启暑期非遗传承之旅。
体验非遗技艺之美
七月初的骄阳簇拥着昙华林社区云华文化服务中心,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陪同下来到这里,共同探寻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中心开设了景泰蓝、泥塑、造纸、油纸伞、剪纸、纸鸢、烧箔画等九门非遗课程,成员们在云华讲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非遗技艺学习,为非遗文化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在绘制纸鸢时成员有感而发,“从前觉得传统纹样只是图案,却没想到每个花纹和色彩都蕴含了手艺人对生活的感悟。”体验造纸技艺时,团队成员协力尝试将湿纸轻覆上晾板,期待它经过时间的沉淀而焕发新生。
助力童心传承古韵
智青春中华文化传承团志愿服务队成员于7月7日到达湖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随后他们变身助教老师深入到小朋友中,围绕前期所学的非遗文化传承公益课程,辅助云华文化中心讲师开展“非遗小匠人·童心传古韵”夏令营活动。
团队成员孙唐明、楚风社社长王家俊身着汉服,用生动的语言,将剪纸和国画邮票中的英雄形象讲述得栩栩如生。
“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小鲁老师。”非遗课程理论学习结束后,成员们带领四个小组的小朋友进行动手实践。他们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如何去画色或剪贴,如何组装或编织。
守护童心筑梦成长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心手相牵·团圆筑梦”研学夏令营于7月7日—11日开展。麻城市新屋垸村21名儿童及家长参与,智青春中华文化传承团志愿服务队三名成员全程护航,保障儿童安全,引领儿童成长。
在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团队成员带领新屋垸村的孩子们手工制作全家福相框,引导孩子们与家长游戏互动、了解彼此心声。成员们还同带队老师一起带小朋友们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黄鹤楼等文化地标,感受城市魅力,探索中国建筑科技馆、体验光谷空轨,开拓科技视野。
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谢芳表示:“大家积极投身非遗文化传承公益事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普及传统文化,教授非遗文化技艺、推广传承理念,这既是生动的思政实践课,也是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实现了非遗传承与服务社会的双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