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肖卓君、刘梦)七月炎暑,三伏开启。自7月1日以来,武陵山区巍峨的峰峦中,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伴爱同行”实践团队连续第四年来到恩施山区,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伴爱同行”实践团队一行五人深入贡茶之乡宣恩县万寨乡,从“爱心托管”到“推普助力”,师生们与当地派出所民警组建跨界团队结对行动,为山区百姓和特殊儿童送去欢笑,奏响民族团结的盛夏乐章。
七彩课堂 稚子童声心飞扬
“七一”当天,实践团队风尘仆仆赶到万寨乡,不顾奔波劳累,立刻与万寨派出所民警沟通志愿服务计划。
在当地民警引领下,武职师生来到暑期托管班,十余名山区小朋友正在这里看书、玩耍。当天,红色教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团队成员们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从长征到新中国建设中党的光辉历史,孩子们睁大眼睛专注听讲,不停举手用乡音提问:“红军爷爷们走那么远的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成员们耐心回应。随后,大家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稚嫩的歌声里,传递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美好的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开眼看世界”课堂上,酒管24301班李祎阳带着孩子们“云游”武汉。“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李白还为它写过诗……”李祎阳借助PPT向孩子们描述武汉的风景,大山的孩子们眼神里充满光彩。
“礼仪小课堂”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穿上空乘制服的团队成员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站姿要挺拔,像小松树一样;微笑要真诚,露出八颗小牙齿……”轻快音乐里,标准普通话教礼仪,孩子们认真模仿,稚嫩脸庞写满专注。
推普入户 土家茶农笑开颜
万寨乡群山环抱,漫山遍野点缀青翠茶园。村民们大多以种茶为业,在互联网时代也纷纷加入直播行列。
7月中旬,志愿团队走进当地伍家台村的王大婶和郭伯伯家中,教土家村民学习标准普通话,“直播带货要面对各地网友,用普通话更能让网友听懂,便于沟通,有助于提高茶叶和土特产销量呢。”空乘23307班吴浪说。
村民们十分高兴,学习劲头十足。空乘24305班罗艳握着大婶的手,教她说常用的普通话。“你好、谢谢、这个多少钱.....”王大婶紧盯嘴型,发音不准时还不好意思笑起来。
“锄头、镰刀……”从农具到购物用语,茶农郭伯伯感慨道:“以前说方言,买东西的时候不便于沟通,现在学几句普通话好多了。”
跟着志愿者们学完普通话,村民们用方言教武职师生唱起土家族山歌《六口茶》。“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山间飘荡的歌声,拉进了高校学子与土家茶农距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刻交融,民族情感也得以升华。
警校联动 爱心传递山乡暖
按照“伴爱同行”实践团队的传统,每年来山区走访关爱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是必修课。这次,以为有当地派出所民辅警相伴,让爱心团队的走访更贴心,增添了几分温暖的底色。
7月22日,团队成员与万寨派出所民警走进当地村民李大姐家,她5岁的女儿小敏(化名)因烧伤而致残,看到陌生人,露出怯生生的眼神。空乘24306班周静怡上前拉起小敏的手,轻言细语询问,又拿出手工模型陪小敏玩。慢慢地,小敏也不再沉默,逐渐露出笑容。
在村民田爷爷家里,两个孙子的遭遇也令人心生怜悯。孩子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异并出走,年迈的老人挑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孩子穿的衣服是邻居给的,学费是申请的补助……”爷爷叹口气说道。
周静怡拿出手工模型,民警也上前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手工飞机。“爷爷,你看我做的飞机模型能飞起来了。”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田爷爷眼眶湿润了,他拉着师生和民警的手不停道谢:“孩子们高兴,我心里也暖烘烘的。
连日来,志愿团队与派出所民警深度联动,除了走访慰问之外,还为村民茶农们送上安全提醒、反诈宣传。许多次,在课堂在村民家中,志愿团队教普通话,民警就在一旁用方言对比示范;慰问残疾儿童时,民警就配套一起做游戏,用耐心温情传递关爱。
“孩子们的求知眼神、村民一声声道谢,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实践的份量。”团队成员们表示,在万寨乡的日子里,虽然天气很热,但每天实践的收获更让人充实。
进入三伏天后,这场志愿行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层峦叠嶂中,武职青年师生们用坚定的脚步证明:青春的力量,既能温暖心灵,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星火。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