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荆楚大地职教版图上,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建造”为支点,将专业建设凝聚成支撑湖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以产教融合齿轮链接时代发展脉搏,书写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建院答卷”。建筑设计学院作为其中的生力军,依托省级平台优势,在古建保护与创新传承领域不断探索。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李夏、周鼎 实习生蒋斯博)
古艺新技相融 产教绘就筑梦图
湖北建院建筑设计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融合多元路径,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助推“智能+装饰”“绿色+低碳”和“数字+文旅建筑”的产教跨界整合,为建筑类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拥有国家级园林生产性实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集训基地等多个先进平台,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湖北省城乡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中心”平台。
研究中心的成立与运作,显著提升了学院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领域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和实践能力。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传统的建筑技艺,还能掌握三维激光扫描、CAD数字建模等现代科技。
其阶段性成果已在多项活动中展现。寒假“寻找历史建筑 发现城市美”活动,师生们通过摄影、绘画、模型制作、短视频等方式记录城乡变迁,产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依托研究中心平台所强化的专业技能与保护理念,师生们将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2024年暑期,师生们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深入神农架林区,开展古建测绘实践活动,将保护古建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
在三闾书院,古建测绘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三维测距和CAD数字建模等,对书院的主体建筑及附属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测绘工作。记录下一砖一瓦一墙一柱的尺寸与位置,将书院的建筑风貌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古建筑测绘工作的艰难和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匠心乡情并重 知行沃土生花
从课堂走向田野,从理论迈向实践,这群建筑学子正用脚步丈量乡村热土,以专业为纽带,助力乡村振兴。他们的行动是多维度的。
“艺心向阳小分队”走进神农架林区阳日中心学校,为当地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画笔描绘心情与梦想,点亮童心。
志愿者们与小朋友同绘画卷,传递温暖。学校供图
古建测绘团队不仅进行技术性测绘,还通过问卷调查和科普讲座,积极向当地居民普及历史文化保护知识,提升社区保护意识。
研究中心作为重要孵化平台,深度合作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万桃元大师,作为鄂西土家族吊脚楼(湖北干栏民居代表)营造技艺的守护者,其技艺传承与实践正是研究中心“匠人匠艺匠心”理念的生动体现,并在全国性技能展示活动中展现风采。
在湖北建院建筑设计学院,青春与匠心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湖北省城乡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中心”作为关键纽带和省级平台,不仅深化了校校合作、产教融合,更系统性地整合了研究、实践、技术研发与科普教育资源,为古建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