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彭小芝、陈依)8月14日至15日,由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牵头组织的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中药材(水蛭)行动(协同推广)项目现场培训推进会先后在荆州公安县、荆州市区及武汉蔡甸区举行。
据悉,该项目立项单位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项目牵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胡志刚教授,药学院李娟教授与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教授、中南民族大学邓旭坤教授等组成专家组,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实地考察、技术培训与产业座谈交流,为水蛭生态养殖与深加工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项目专家组及水蛭产业相关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户代表共50余人参加活动。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14日上午,专家组一行首站抵达荆州市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企业车间内,专家组现场观摩“日本医蛭”活体养殖、加工与药用提取生产线,详细询问产业融合难点。随后的座谈会上,专家听取企业关于水蛭生态繁育及初加工进展汇报,并就技术瓶颈、市场需求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实地考察现场。
专家授课现场。
当日下午,专家组一行赶赴湖北千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现场观摩“荆蛭1号”宽体金线蛭生态养殖基地,围绕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开展培训授课。针对企业提出的“饵料投喂量与水质调控”难题,胡志刚教授现场讲解养殖水环境管理调控技术,并开展专题培训。
创新模式引关注 共生产业链再升级
15日,专家组一行深入武汉市品源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蛭蟹共生”养殖基地,考察“水蛭-河蟹”立体养殖模式运行情况。座谈会上,专家组与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围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水蛭产业链延伸、品牌化经营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养殖户代表就水蛭规模化养殖、水蛭素含量标准控制、水质调控、产业链发展等问题踊跃提问,专家组逐一给出解决方案。
此次现场培训推进会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既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为全省水蛭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专家组表示,“515”行动将聚焦水蛭、蜈蚣等动物药材,紧扣种源选育、绿色养殖和产品研发三大方向,建成相应核心示范基地,开展产业示范和推广,推动湖北水蛭产业加速向标准化、生态化、高值化转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