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丨以热爱与专注 点亮图书与档案事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17:1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汪云凤)袁霞,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自2006年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以来,她将最美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学校的图书与档案事业。近二十个春秋,她从采编部的编目人员成长为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从青涩的学生转变为精通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行家里手。

迎难而上 从零开始构筑学校档案管理体系

2014年,学校档案馆刚刚成立,综合档案、人事档案、学生档案亟须整合纳入统一管理。2016年,创建“省一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的重任便落到了档案馆肩上。面对基础薄弱、经验欠缺的现状,袁霞没有畏难。她积极向外取经,带领团队走访调研了十余所本科及同类院校,深入汲取先进经验,最终果断决定采取项目式管理推进创建工作。

她从最基本的制度建设着手,牵头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档案管理办法,统一整理标准和验收流程,为档案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在那段紧张的创建期里,她和同事们日复一日地埋首于大量零散文件中,细致地进行分类、组合、排列与编目。这项工作看似枯燥,却要求极高的准确性和责任心,袁霞始终一丝不苟。

整整一年,她几乎从未准点下过班,深夜加班成为常态。最终,在她与团队共同努力下,学校首次成功通过“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省一级”验收,实现了档案工作历史性的突破。

阅读推广 以创新服务推动图书馆育人转型

在袁霞心中,图书馆不应仅仅是藏书借阅的“资源中心”,更应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重要“育人阵地”。怀揣这份理念,她连续十年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省高职高专“共享全民阅读”竞赛,并以赛事为契机,全面推动校内阅读文化建设和活动创新。

她主动加强与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的协作,联合打造了非遗文化体验、AI数字馆员互动、长江航运文化专题书展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逐步构建起特色专业资源库。她还担任素质导师,依托读书社团培养学生骨干,并精心打造“获奖者说”成长分享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袁霞带领团队老师通过讲授信息素养教育公选课、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她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赛事和省级赛事的一等奖、二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袁霞连续五年在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组委会工作,历任省赛负责人、命题组组长和省赛联系人,先后六年被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授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背后,是她致力于培养“能独立思考、能解决问题、能负责任”的数字时代合格大学生的最好见证。

溯源校史 秉烛寻踪见证七十年峥嵘岁月

2023年,学校迎来七十周年华诞,袁霞受命牵头校史编撰工作。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她和团队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暑期更是常常伏案至凌晨一两点。最艰巨的任务莫过于学校早期历史的溯源——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留存稀少,考证工作一度步履维艰。

面对困难,袁霞多方奔走。她带队前往湖北省档案馆、图书馆,仔细查阅地方志、古籍和民国档案,联系交通部、省交通厅档案馆,寻求相关文件线索,甚至咨询岳阳当地的港口企业,试图挖掘潜在关联。通过离退休处的帮助,她联系到多位退休老教师,从他们的口述中获取了宝贵的一手信息。同时,她偶然在一篇史志文章中发现了《城陵矶港史》的线索,随即在旧书网成功购得这份关键文献,当时她激动地发朋友圈感叹:“沉浸式写校史!”

自此,校史脉络逐渐清晰。从六月到九月,袁霞带领团队集中攻坚,查阅海量资料,反复修订完善文稿数十次,最终完成了近三十万字的校史编撰并成功出版。回首这段经历,袁霞动情地说:“能循着历史脉络,见证学校七十载发展历程,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荣幸、最骄傲的一件事。”

正如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崔敏的评价:“她眼里有事,努力做事,能做好事。”近二十年来,袁霞始终以专注之心、热爱之情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学校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脉。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