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丨“马姐”的十五年 做职教学子心中的“一束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3日11:4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田金钰)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实训中心,机器低鸣,指示灯闪烁。短发、眼神专注的马艳,正俯身与学生一同调试自动化分拣设备。作为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的副教授、党支部书记,她更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马姐”。十五年来,她如同一束稳定而温暖的光,照亮无数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技能报国之路。

“育人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要落在手心、化作行动。”这是马艳的育人信条。她牵头创办“职业导师育坊”,构建起由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组成的“成长联盟”,每周固定两个下午开展课外学习。她一次次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困惑。渐渐地,大一新生在学哥学姐带领下成长为能独立做项目的“小工程师”,而他们转身又成为新的“技术导师”,以老带新,阶梯成长。在这间实训室里,育人的薪火静静传递。

马艳坚信,“真正的课堂不止于教室”。她多次策划一站式社区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顺丰、邮政等企业的实际场景,现场讲解物流RPA技术的应用逻辑,并协同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调试设备、处理真实订单。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机器运转声中变得真切可感。曾有学生感慨:“直到亲眼看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如何大幅提升效率,我才明白科技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而存在的。”

2025年春天,马艳带领12名学生走进顺丰华中转运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真刀真枪”的工学交替实践。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学生并未像一般实习生那样从头学起。因为在校内的“云邮科创”平台上,他们早已将设备流程模拟调试了无数遍。企业导师连连称赞:“马老师的学生是带着‘实战经验’来的,至少比同龄人快了三个月!”

这次成功的实践,直接推动了学院与顺丰签订现代学徒制协议。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骨干的学生徐振银感慨道:“是马老师让我们明白学技术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能真正解决企业痛点。”

科研于马艳而言,从来不是纸面上的成果。手握多项专利、课题和专著,她却最常说:“科研如果不能反哺教学、服务学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价值。”她坚持将企业真实需求转化为教学项目,带领学生一起攻克横向课题、深入企业技术服务、鏖战创新创业大赛。那个她和学生亲手共建的“云邮科创之屋”,早已成为梦想的孵化地。一批批科技创新项目从这里起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今年教师节前夕,马艳她正耐心指导一位大二女生调试电路。女孩说:“马老师从不直接告诉我们答案,但她会陪我们一遍遍试。就像一束光,不耀眼,却始终照亮前方。”

而马艳自己,则在育人笔记中静静写道:“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见证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课桌走向岗位,最终长成能扛风雨的大树。”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