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蒋媛媛 摄影王诚)9月28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教育强省篇”。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校长何保华代表学校出席发布会,全面介绍学校“十四五”期间办学成果,以鲜明职教特色与发展实绩,为湖北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与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武职方案”。
发布会上,何保华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毕业生留鄂就业率70%背后,是专业设置与光谷产业的同频共振。作为湖北首家公办职业本科,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专业迭代速度始终追赶着产业升级节奏。以产业需求为坐标,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破旧立新:淘汰23个旧专业,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等19个新专业与产业链紧密对接,6个专业群精准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
从长江科创联合体到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武职打造的7大产教枢纽正将校企合作推向新境界。企业研发标准直接写入课程大纲,产线难题入选毕业设计选题。当1200项技术服务在千余家企业落地时,学校正发展为光谷创新的“技术策源地”。
“围绕岗位培育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何保华一语道出武职育人密码。学校以“五育并举、德技并修”为核心理念,重构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与数智化教学手段,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十四五”期间,武职学子亮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大顶级赛事,共夺得15金21银10铜好成绩。涌现出天宫系列、神舟系列精密零部件加工牵头人卢锋等一批大国工匠典型。
五年来,近3万名武职毕业生深入荆楚产业链。每100名学子中,有98人毕业即上岗。这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种子大多进入光芯屏端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湖北支柱产业。依托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面向企业员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开展技能培训超30万人次,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规模化人才支撑。何保华介绍,学校的专业力量已深度嵌入省级战略,生物技术、艺术设计、旅游服务等团队为十余个县市打造了超过80个乡村文旅与环境提升项目,2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与4个省级平台持续驱动技术革新,28名入选“院士专家企业行”教师将技术直接送至生产一线,相关成果多次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职教航线已延伸至27国,与107所院校共建职教共同体,向世界输出职教标准、培养海外学员万余人次。这些国际实践同时反哺湖北职教改革,为5所合作院校输送优质资源,形成从长江到世界的职教循环。
展望“十五五”,何保华表示“升本不忘本”将是武职人最深沉的坚守。学校将紧扣湖北“五强省”战略,聚焦“光电”特色,把课堂更深扎进产业链,把创新更强写入生产线,全力打造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大学,让“武职力量”融入托举中部崛起的坚实基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