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王长茜、胡琼)金秋十月,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的校园里丹桂飘香,一场以“桂香润心”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三年级全体学生以桂花为自然教育载体,通过“观察-实践-感悟”的渐进式体验,在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中感知自然之美、传承文化之韵,让成长如桂花般悄然绽放。
自然为师 从观察到探究的成长之旅
活动以“寻桂·自然观察”拉开序幕。教师通过PPT展示校园桂花实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桂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强调“只看不摘、轻触不摇”的规则,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十一假期期间,学生化身“小侦探”,与家人共同完成《我的寻桂手账》任务:在小区、公园寻找桂花踪迹,记录颜色与香气,用简笔画或合影定格美好瞬间。308班杨宝霖同学在采访中兴奋地表示:“我顺着香味找到了橘黄色和白色的桂花,还做了桂花相框,老师把我的作品展示在班里啦!”
跨学科融合 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第二阶段“品桂·实践体验”,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美术课上,学生制作创意书签,用黏土塑造桂花形态;数学课上,通过计算香包布料的面积与周长,探讨干桂花的最优分配方案,制作桂花香包;科学课上,学生分组制作桂花蜜,从晒干桂花、调配蜂蜜到搅拌装瓶,全程参与并分享成果。301班学生邹嘉怡感慨:“我放了1勺桂花、2勺蜂蜜,搅的时候闻到甜甜的香味,喝起来比饮料还好喝!我还把剩下的带回家给爸爸尝,他还夸我很厉害呢!”
文化浸润 在诗词与歌声中传承东方美学
“悟桂·文化浸润”阶段,通过语文、英语、音乐课程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语文课上,教师以《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为引,带领学生闭目想象桂花飘落的意境,并用彩笔描绘诗句中的画面。英语课上则以“5W1H”框架指导学生撰写英文赏桂日记,将语言学习融入生活场景。音乐课上,学生学唱经典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在歌声中感受桂花承载的文化记忆。
负责筹办此次活动的三年级组长胡琼老师表示:“以‘桂香’为核心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场景中,把各学科知识‘串’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真实场景将语文、数学、科学等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试错中提升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更在桂香浸润中亲近传统文化,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
301班段沫生同学的妈妈也表示:“孩子蹲在树下数花瓣、念古诗,衣服上都是桂花香。这种任务不只是完成作业,更像是一次亲子探险,让我们都慢下来,一起观察、一起琢磨,陪伴孩子成长!”
一直以来,光谷十一小以“自然而然,润物无声”为办学理念,构建“校园十一景”自然课程体系。春日樱花园诵诗探秘,夏日生态园记录粮食生长,秋日丹桂园酿蜜制香,冬日腊梅园徒步论道……四季更迭中,自然成为最生动的课堂。此次“桂香润心”活动,正是学校将自然教育融入日常行动的生动实践,让每一朵桂花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芬芳印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