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通讯员余文婷、李夏)“形”是看得见的创作、测量与改造,“影”是藏不住的文化热爱、情感共鸣与精神成长。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在杜英林举办以“形·影”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

展览分为“形绘乡野、影动百年、形测古韵”三大板块,通过影像记录、实物展品、设计图纸及互动装置等多元形式,系统展示学子们在恩施、湘潭等地开展社会实践的完整历程。

形绘乡野
一支画笔点亮乡村新颜值
走进“形绘乡野”展区“绘影逐光艺术计划”团队的实践故事,仿佛穿越到恩施白果乡下村坝村的田间地头。
他们把村民熟悉的“小火车”画成俏皮表情包,在夜晚打造出洒满星光的“星光小道”,更用8天时间完成30㎡墙绘《自在・自由》,让普通墙面变成乡村文化名片。展区里的缩比模型,细致还原了墙绘从草图到完工的每一步。“艺润塘里”主题照片墙上,团队和村民围坐共绘、给孩子们上美育课的画面,满是城乡联结的温暖。

在这里,“形”是笔下的色彩、改造的空间,更是青春为乡村注入的鲜活生命力。
影动百年
当皮影遇上科技非遗“活”了
“影动百年”展区,藏着一场传统与创新的对话。89岁非遗传承人吴升平先生亲赠的纸影作品、泛黄的皮影制作工具、清晰的工艺流程陈列,静静诉说着湘潭皮影戏的百年历史。旁边的AR交互明信片,又让这份传统瞬间“动”了起来——扫码就能看到皮影角色在眼前演绎,三维建模的数字影偶更是用科技感赋予非遗新形态。

“影动‘湘’韵”实践团还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学习皮影技艺、整理口述史料、创作有现代教育意义的纸影短剧,甚至在校园里组建“余光皮影社”,让非遗传承有了青春接力。展区里那封传承人亲笔写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年轻一代的认可与期待。


形测古韵
一把尺子丈量历史的温度
“形测古韵”展区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满是严谨与敬畏。恩施古建测绘团队带来的手稿、专业图纸,精准标注着斗拱的弧度、窗棂的纹样。高清照片聚焦古建细节,配上文字解读,让观众读懂每一处构件的历史价值。
工作纪实照片里,队员们顶着烈日在田野间测量、蹲在角落细致记录的身影,让人看到专业背后的情怀。他们用尺子“对话”历史建筑,让土家吊脚楼、文澜桥的古韵,在精准数据中得以留存与传承。

此次成果展不仅是实践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成为团课学员的“生动课堂”。70名团课学员通过实地观摩、互动体验,深刻感受服务乡村与传承文化的意义。“看到学长学姐用专业能力为乡村做事、为非遗赋能,我特别受触动,也更期待未来能参与其中,用所学回馈社会。”学员观展后说道。
建筑设计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让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引导更多学子在火热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让青春在赋能乡村、守护文脉的路上绽放更多光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