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解锁生态观察新视角!华中里小学师生沙湖再探秘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4日09:2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胡付思)11月21日,江汉区华中里小学胡付思老师再次带领学生团队走进沙湖生态区,开启“沙湖飞鸟探秘”系列活动的第二站。与首次聚焦沙湖A区不同,本次活动将观测重点放在B、C区水域,通过对比两区水质差异、追踪鸟类活动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同一生态环境下,不同区域水质对生物栖息的影响,收获满满。

两区寻鸟 观察差异里的生态关联

相较于首次在A区观测到的鸟类活动,此次BC区的探索让学生们有了新发现。在BC区林缘空地,黑脸噪鹛依旧成群活跃,“喳喳呱”的叫声此起彼伏,但同学们注意到,这里的黑脸噪鹛更频繁地往返于地面与树枝间——“之前在A区,它们大多在树上啄食果实,这次在B、C区,好多都在地面找虫子吃!”学生王佐霖一边记录一边分享。

湖畔大树下的山斑鸠数量与A区相近,但活动范围更集中在靠近浅滩的区域;矮树丛中的伯劳依旧保持“猎手姿态”,不过B、C区的伯劳似乎更偏爱在芦苇丛附近的树枝停留,偶尔会冲向浅滩捕食;而在B、C区的芦苇荡里,柳莺的活跃度明显更高,清脆的鸣叫此起彼伏,“这里的芦苇更茂密,柳莺跳来跳去的频率比A区高多了!”学生辛兴奋地说。胡付思老师引导大家思考:“鸟类活动的差异,或许和咱们即将检测的水质有关。”

水质对比 揭开两区生态密码

带着对鸟类活动差异的疑问,学生们化身“专业检测员”,在浅滩和湖心栈道开展水质检测。在浅滩采样时,大家小心翼翼避开岸边的水草和石块,确保水样纯净。

而在溶解氧检测环节,差异逐渐显现——BC区湖心栈道的溶解氧含量比A区高,且B、C区浅滩的溶解氧分布更均匀。“难怪B、C区的柳莺更多!”学生董恒睿恍然大悟,“溶解氧高,水里的虫子更多,柳莺有足够的食物,自然更活跃。”胡付思老师进一步解释:“同一沙湖,不同区域的水质细微差异,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分布,进而改变鸟类的觅食和栖息习惯。B、C区更茂密的芦苇能净化水质、增加氧气,所以更受柳莺青睐。”

实践升华 深化生态保护认知

活动尾声的分享会上,学生们纷纷结合两次沙湖探秘的经历谈感悟。第一次去A区,我只觉得小鸟很可爱;这次在BC区,对比水质和鸟类活动后,才明白保护每一片水域的重要性。大家还根据两次观察到的不同区域鸟类动作,并在金卉老师的带领下完善了之前创编的舞蹈,特意加入柳莺更活跃的跳跃动作和伯劳捕食位置变化的场景。

胡付思老师表示:“两次探秘活动的对比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跳出‘单一观察’的思维,学会从差异中发现生态规律。”学生们也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关注身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沙湖整体的水质,还要留意每一片小水域的变化,用实际行动守护飞鸟的家园。

此次沙湖探秘活动,通过“观察—对比—思考”的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未来,这支“小小生态守护者”团队还将持续关注沙湖生态,用更多实地探索解锁自然的奥秘,践行生态保护的责任。

【责任编辑: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