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聚焦校园食堂提质!黄陂区教育系统办好师生“舌尖上的民生实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16: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皮教发)11月24日,冬日暖阳洒满校园,武汉市黄陂区前川六小的校园食堂里暖意融融。餐台上方,“珍惜粮食 文明用餐”的标语格外醒目,窗口内各式菜品热气氤氲,刚下课的学生们有序列队,透过透明玻璃看着食材盛放的全过程。

作为2025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的新食堂,前川六小的食堂建筑面积达1600余平方米,共两层,可同时容纳800人就餐。新食堂的出现让孩子们就餐环境焕然一新,食品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前川六小学生餐厅。通讯员供图

食堂小天地,民生大文章。2025年以来,黄陂区教育系统聚焦师生“舌尖上的幸福”与“舌尖上的安全”,以“新建破局、转型提质、改造补短”为抓手,将食堂建设与升级纳入民生实事重点清单,用实打实的举措回应群众关切,让校园食堂成为教育民生保障的“暖心场所”。

新建+转型,让“热饭菜”暖透师生心

“以前吃校外配餐,冬天里饭菜凉的速度比较快,现在食堂就在教学楼旁,刚出锅的饭菜咬一口喷香!”黄陂区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周颖炫捧着餐盘,边吃边说。这所投入使用刚满一年的学校,曾依赖校外供餐,菜品选择有限、保温效果受季节影响较大等问题困扰着师生和家长。

民生痛点就是工作靶点。2025年5月,黄陂区教育局在专项督查中发现,黄陂区育才小学和前川六小两所学校因场地制约未开设自营食堂,校外供餐难以满足师生营养健康需求。为让学生吃饱吃好,区教育局主动对接协调,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从食堂选址规划、功能区域划分,到明厨亮灶建设、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再到原料采购渠道审核、燃气用电安全排查,全程跟踪指导、逐项细化落实。

黄陂区育才小学食堂环境。通讯员供图

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建设,2025年9月,两所学校全新自营食堂同步启用。黄陂区育才小学新食堂设置了独立的烹饪区、备餐区、消毒区和就餐区,可同时容纳600余名师生就餐;前川六小则在新建食堂基础上,应用“数字食堂”智慧监管平台,为每一份食材赋予专属“数字身份证”。家长能清晰查看食材的供应商资质、采购时间、检测报告等信息,真正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前川六小数字食堂监管系统。通讯员供图

转型后的食堂成效立竿见影:黄陂区育才小学食堂的米、面、油、肉等大宗食材100%实现集中定点采购,食材直接入口率大幅提升,从源头杜绝了中间环节的安全隐患,每周更新食谱,确保营养均衡。前川六小食材验收合格率、菜品留样规范率、餐具消毒合格率均达到100%,学生对餐品口味的满意度提升至95.55%,“热气更足、口味更鲜、选择更多”成为师生们的共同评价。

改造+升级,为“安全餐”筑牢防护网

“以前下雨天,食堂门口可能出现积水倒灌,下水道的异味飘到餐厅里,吃饭没胃口。现在改造后,地面干爽整洁,再也没有异味了!”武汉小学黄陂滠口分校的教师熊佳伟指着食堂外崭新的排水管网感慨道。该校食堂排水系统因使用年限较长,管道老化堵塞,雨季倒灌、异味弥漫等问题存在,不仅影响就餐环境,更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黄陂区教育局将其列为校园安全与环境整治重点事项,相关负责人会同职能科室和学校深入排查症结,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利用国庆假期“窗口期”集中施工。施工期间,工作人员每日到场督导,严把工程质量与进度关,完成了排水管网更换、排水沟拓宽、防臭装置安装等改造任务,2025年10月7日工程全面竣工,新建排水系统运行顺畅,彻底解决了困扰师生的难题。

同样完成“华丽蜕变”的还有滠口二小食堂。这所学校2015年在原黄陂五中旧址重建时,保留了使用近30年的老旧食堂,存在地下排水管渗漏、墙面剥落等问题存在。2025年7月至8月,学校启动全方位改造工程:重新规划功能间布局,实现烹饪区、清洗区、储物区有效分离;更换全部破损地面瓷砖,安装不锈钢防滑水沟;重设水路电路,更换老化门窗;新增节能灶具、大容量消毒柜等设备。秋季开学后,改造后的食堂焕然一新,明亮整洁的就餐环境、规范有序的操作流程,让全校近2000名师生的就餐体验更好。

黄陂区实验中学南校区食堂的改造,则聚焦结构安全“硬骨头”。该校食堂粗加工间2021年投入使用时采用彩钢结构,因长期接触水汽,结构底部出现锈蚀,部分间隙超过1厘米,既存在结构稳固性隐患,又难以防范有害生物侵入,不符合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黄陂区教育局邀请专业设计院优化布局,将原彩钢结构全部改建为混凝土框架现浇结构,同步完善排水、通风、防鼠防蝇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食品粗加工环节的安全性与规范性。2025年秋季开学前,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为近1200名师生筑牢了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常态+长效,让“民生餐”越办越舒心

从新建食堂破解“供餐之困”,到模式转型提升“就餐之质”,再到改造升级消除“安全之虞”,黄陂区教育系统用一个个民生实事的落地,诠释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责任担当。2025年截至秋季开学,该区不仅新建成2所自营食堂,还完成了4所学校食堂的升级改造与细节完善,校园食堂保障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为让食堂提质成果长效保持,黄陂区教育局建立了“常态督查+家校共治+专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组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查小组,每月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跟踪销号;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每所学校成立由家长、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食堂参观监督,对菜品口味、营养搭配等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学校负责、家长监督、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

同时,区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建等部门,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营养配餐、应急处置等培训,提升专业素养;邀请营养专家进校园,指导学校根据学生生长发育需求科学制定每周食谱,确保主食、蛋白质、蔬菜合理搭配,让校园餐既安全卫生,又营养均衡。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区开展校园食堂常态化提升工作,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黄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更多食堂升级改造,持续优化“数字食堂”建设,从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到就餐环境、服务质量,全方位提升校园餐品质,努力让每一份校园餐都成为安全餐、营养餐、幸福餐,持续擦亮民生实事“教育名片”,为师生营造更加安全、卫生的育人环境。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