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皮教发)为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中“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校地携手赋能黄陂教育高质量发展,黄陂区教育局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成立“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教授工作室”。11月24日上午,木兰数智教育论坛暨黄陂区“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教授工作室建设启动仪式在黄陂区电教站举行。

教授工作室主持人、黄陂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秀晗介绍了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前期筹备及工作规划。工作室还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10所知名院校的25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顾问。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落户后的重要校地合作成果,工作室将立足黄陂区域教育实际,以高校科研优势破解本地数字化教学瓶颈,构建优质均衡、五育并举的基础教育生态。
黄陂区教育局负责人围绕工作室“引领、赋能、辐射”的核心定位,希望专家团队当好“领航员”,将前沿理念与黄陂教育实际深度结合;工作室成员努力做好“排头兵”,以点带面激活全区智教创新活力。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左明章随后发言,表达了对双方合作的高度期待,并对工作室进行工作部署,提出围绕教师学习科学素养与数字素养提升目标开展系统性学习研修、项目合作和成果孵化,以务实创新举措助力黄陂教育数字化转型。
黄陂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黄陂区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建教授工作室,既是以自我所能服务国家所需的务实举措,也是破解区域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探索。“各方要以工作室为纽带,深化校地协同,为教育数字化进程汇聚智慧力量,让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成果扎根黄陂校园,惠及木兰学子。”

工作室揭牌仪式后,木兰数智教育论坛正式开启。左明章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数字化领导力”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刻解读技术赋能下的教育变革趋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文昊主持“中小学教师数智技能与素养”名师工作坊,分享可落地的实用教学技能;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罗恒和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博文与4名黄陂教师代表围绕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展开圆桌对话,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精准指导,让活动成果真正转化为育人实效。
近年来,黄陂区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千年文脉与智能技术碰撞出育人新火花。每年通过升级智慧校园、新建AI实验室和数字化功能教室,改造学校智慧图书馆,实现硬件设施迭代升级;创新开展全区教师数字化集备实践活动,教师数字素养显著提升。横店临空小学入围湖北省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试点学校,《智满校园,五育融合》等3部作品亮相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武汉地区线上展播。黄陂教育正在数字化赛道上弯道超车,奋力打造智慧教育新高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