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伍侣)近日,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二十余名小学生化身“小小农学家”,在校领导及党员教师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汉阳区智慧农场,开启了一场“解锁无土种植”的科普实践之旅。
活动开始前,科学老师们分工协作,一边清晰讲解活动流程和安全要点,一边协助学生整理随身物品,还不忘抛出“无土栽培靠什么给植物‘喂营养’”等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开启旅程。

从育苗“托儿所”到云端“植物家园” 学生读懂科技种植物
刚走进育苗室,学生们便被一排排整齐的幼苗吸引,纷纷驻足观察。嫩绿的生菜苗、带着绒毛的番茄苗、舒展小叶的黄瓜苗,在自动补光灯下透着勃勃生机。智慧农场负责人王老师指着旁侧的传感器介绍:“这是‘种苗管家’,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光照,就像给小苗定制了‘生长食谱’。比如生菜苗喜欢18-22℃,超过就会自动调温。”学生们蹲在育苗盘前仔细观察幼苗根系,有的还认真将知识点记录在研学手册上。王老师顺势讲解:“提前截断主根,能让侧根更发达,小苗移栽后更容易存活。”

随后,学生们来到云端小院,这里没有冰冷的屏幕,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植物种植区。高架上爬满丝瓜藤、挂着嫩黄的小花、矮架上挂着没见过的紫番茄、还有紫色的水稻......细密的滴灌管藏在其间,王老师按下控制面板向学生们演示智能灌溉系统:“它会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比如番茄结果期需水量大,系统就会增加水量。”学生们凑近查看植物旁的小标签,扫码后认真浏览种植时间、施肥记录等信息,眼神里满是对“透明化种植”的好奇。
移栽幼苗 学生解锁“科学种植第一课”
“终于能亲手种小苗啦!”在移栽区,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接过指导老师分发的红菜苔幼苗和基质盘。“移栽要遵循‘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把小苗放进坑位后轻轻压实基质,根才能扎稳。”老师示范完毕,学生们立刻专注行动。有的小心捧着幼苗避免碰伤嫩叶,有的请教老师确认种植深度,还有的在移栽后轻浇少量水,显然已将“刚移栽小苗忌多浇水”的知识点记在心里。不少学生在截断主根时格外谨慎,完成移栽后还会仔细调整幼苗位置,眼里满是对植株未来生长的期待。


DIY蔬菜花束 学生把“新鲜”玩出创意
如果说移栽是“科学实践”,那蔬菜花束DIY就是“创意大爆发”。学生们从云端小院采摘新鲜的生菜、辣椒、紫苏和水稻等,并围坐在一起构思造型:将辣椒当“花芯”,水稻细细长长适合做“花茎”,生菜叶卷成“花瓣”,再来一串紫眉豆作为装饰,独特的蔬菜花束渐渐成型。
花艺老师在旁指导“高低错落摆放”的技巧,学生们听得认真,不时调整手中花束的搭配。有的用不同长度的紫苏叶营造“开花结果”的层次感,有的加片生菜叶点缀让作品更显灵动。完成后,学生们举着自己的作品拍照,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显然对这份“能看又能吃”的创意成果充满喜爱。

这次探索之旅不仅让学生亲眼看到了无土栽培的神奇,学到了基础的农业科技知识,更在党员教师志愿者的引导下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认真记录自己的发现。从育苗室观察小苗根系到云端小院探索植物种植,从亲手移栽幼苗到创意制作蔬菜花束,这场智慧农场研学让学生们走进植物的世界,在实践中感受科技对农业的改变,也收获了对自然与科学的热爱。未来,学校将持续把“课堂”搬进更多科普实践场景,让学生在趣味探索中感受科学魅力,在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力量,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做中悟”的科普教育目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