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高校列表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记者团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5-09-02 17:22:33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耿湘、肖俊杰、李英、许文琪 摄影 黄睿哲、王鹏)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8月20日,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记者团提前来到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悼念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无辜的受难者们。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无数骸骨长眠此地

  大屠杀纪念馆的灰墙显得萧杀肃穆,在阴霾的笼罩下愈发显得沉重和压抑。进门之前是一个狭长的广场,广场上的一系列铜质塑像和解说文字逐步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痛苦屈辱的岁月:丧夫失子,惨遭强暴,手托亡子,仰天悲叹的母亲;屈膝爬行,求生本能的老人;手扶亡妻,躬身前行的青年;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孩子;体无完肤,痛苦万状的老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啊,逃难,是求生的唯一”……

  进入馆区后,正对着进口巨大的黑色墙体上是用不同国家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文字,通过正门宽阔的小广场,是兀然驻立的残缺纪念碑,挣扎扭曲的一颗青铜头颅和一条胳膊半陷在鹅卵石中,纪念馆正面石壁上醒目的写着,“1937.12.13-1938.1”。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千年古城化作一片焦土,百姓成为待宰的羔羊,财物被洗劫一空,先后罹难的军民达30多万。

  展馆里最后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展区叫12秒水滴,顾名思义是每隔12秒有一滴水滴下,就会有一盏大屠杀里死去同胞的遗像灯被点,喻意从日军攻陷南京城后的6个星期里,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逝去。

  万人坑前签名活动,人人献出一份真情

  从纪念馆里出来,同学们在万人坑前举行了横幅签名留言的活动。在烈日阳光下拉好横幅,并对前来参观的游客做了爱国主义宣传,吸引了许多前来参观万人坑的游客在宣传横幅上签名留言。

图为:河南退休老军人在横幅签名

  在这些游客中,有手拄拐杖的老人,有年少稚嫩的小学生,有孤身一身前来悼念遇难者的散客,有热血澎拜、充满爱国主义大学生等众多来此参观的游客。他们都热情的参与了此次万人坑前签名活动。

  正如横幅所写的那样,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勿忘中华。参观结束后的游客面部都带着沉重的表情,并在内心都对自己许下了承诺,一定要深深的铭记这一段辛酸而屈辱的历史,这场人类的浩劫,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民不可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孔明灯祈福活动,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在横幅签名活动结束后,江大文理学院的小伙伴们拿出准备好的孔明灯。在阳光的照耀下和微风的吹拂下,孔明灯渐渐鼓起。许多路过的小朋友纷纷好奇的围上来,和家长一起拿起放置一旁的黑色记号笔,在孔明灯上画上一个个爱心,写下自己对遇难者的祝愿和哀悼,希望这些孔明灯能够把自己的美好祈愿带给那些沉寂在地下几十年的遇难者们,让他们虽长眠于地下,也能感受到来自后人深深地祝福和悼念。

图为:上海两个小妹妹在孔明灯上画爱心

  夜空降临,当孔明灯放飞天空的时候,这些承载着无数游客祝愿和哀悼的孔明灯。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也像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无数遇难者的眼睛,静静的看着地上一双双包含祈愿和祝福的眼睛。愿这世间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整个南京之行,同学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气息,无论是那些大屠杀纪念馆展现出的累累罪证;还是悬挂在室外警示勿忘国耻的大钟;亦或是万人坑里挖掘出来的森森白骨。但最让人内心温暖的,是来自后人们对这些遇难者的祝福与悼念。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方得心安。

(作者:  编辑:耿湘、肖俊杰、李英、许文琪、黄睿哲、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