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两家幼儿园长期向幼儿喂食处方药“病毒灵”的事件还在发酵。就当人们以为这只是个别黑心案例时,类似情况接连曝光:吉林省吉林市一起、湖北省宜昌市二起。让人震惊。
接二连三曝光的药儿园,让人气愤之余,更担心这是行业潜规则。有人把责任归结为是“黑良心”的园长与老师,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折射出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幼儿园混乱无序的怪象。“药儿园”与“奔命校车”如出一辙,假如我们的相关组织和部门能够多一些监管,给这些幼儿园设置一些“红绿灯”,杜绝违规违章,相信会避免许多悲剧和惨案。
这次事故可以发现,“药儿园”至少缺乏三道“红灯”,也脱离了三重监管:
首先是政府部门没有亮“红灯”。事故发生大概一周以后,教育部与卫计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地4月10日前拉网式排查违规组织幼儿群体服药行为。而这样为幼儿发出的紧急通知,这些年来其实不少,但大多纸上谈兵,缺乏落实,政府部门又没有加强深入细致的督办、检查,对于没有落实文件精神的也没有实施严格的处罚或者坚决取缔,政府的所谓三令五申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形式主义游戏,失去了威慑力、掌控力和执行力。
其次是职能部门没有亮“红灯”。创办幼儿园涉及许多准入门槛和行业监管,定期检查抽查也应是常态。一些部门本身责任心不强,职能监管不到位,也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三年里,假如教育部门能够多一些检查和督办,或许就能防微杜渐。回想近年来有关幼儿园的负面新闻,我们会看到幼儿园的监管反而成为一个黑点,若能加强监管,及早发现、及早制止、及早处理,恐怕也会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再就是社会及家庭没有亮“红灯”。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幼儿园给孩子喂药长达三年之久,都没有丝毫察觉,实在说不过去。难怪有不少家长表示,生二胎,精力跟不上。就因为家长当所手掌柜,幼儿园才能如此肆无忌。假如这些家长们再多一点安全风险意识、多一点社会责任意识,多一点民主监督意识,或许能促成问题的解决和落实,也就不至于会有这样的缺憾。
再多的假设都不能孩子们的健康。我们要做的就该是警醒和反思,就该是“亡羊补牢”,不仅只是清理“药儿园”问题,更要延伸到查处违规办园、整治一切校安工程上来,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学生安全,让祖国的未来之花烂漫绽放。
稿源:荆楚网
作者:西湖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