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9月25日,湖北襄阳程河镇。绵软、细长的柳条在柳编师傅饶徳义等人的手中弯折、扭曲。经过他们娴熟的编制技法,这些毫不起眼的柳条变成了精美的家庭用具、高档饰品。
300多年前,程河镇人在农闲之余,顺手取下当地盛产的纤纤柳枝,巧手编成生活中用到的篓箩篮箕。没想到,无心“编”柳,竟使程河成为全国闻名的“柳编之乡”;更没想到的是,这门手艺也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的法宝。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家种一亩柳,吃喝不用愁;家种两亩柳,金子哗哗流;只种不编,一亩三千;又种又编,一亩六千”的民谚。
程河柳编(李政葳/摄)
作为集柳编生产、研发、销售一体的个体经销大户,饶德义会定期到北上广等地考察柳编市场行情,将俏销的款式一一记录然后传达给村民。“多了不敢说,每年收入一二十万还是有的。”饶德义告诉记者,因为产品生产紧贴市场,这些年程河的柳编一直供不应求,订单源源不断,几乎没有遇到过销售的“低谷”期。
2015年,“程河柳编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程河柳编产品形成了6大类、400多个系列,涉及装饰、物品盛放、产品包装、办公桌椅、豪华家具和旅游产品等领域。
柳编产业也成了程河镇的富民产业。目前,该镇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和4家柳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61家个体经销大户、11个柳编专业村、14000多个柳编专业户的产业格局。“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镇上从事柳编的人家明显收入高,从房子建筑上都能明显看出来。”程河柳编厂厂长刘定文说。
手机扫描二维码,360?全景速览《土家织锦的致富路》(李政葳/摄)
与湖北的程河柳编类似,湖南张家界的土家织锦也成为当地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土家语里,土家织锦被称为“西兰卡普”,意为有花的背面,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现代纺织技术的源头之一。2006年,土家织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以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为例,这里已经打造出了潜力大、市场好、有规模的品牌,形成“创品牌、扩影响、闯市场”的创新发展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的特色路子。截至2016年底,张家界完成“乖幺妹”土家织锦5个生产基地的布局,先后培训员工1200多人次,生产基地上岗员工达300多名。比如,张家界武陵源区织锦基地已打造成了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注重从留守妇女和贫困户中选拔员工。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在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彰显着这些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长盛川是湖北茶叶的杰出代表,也是湖北青砖茶的龙头品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明朝初期由何氏家族创立并传承了600余年,已形成青砖茶独特而悠久的生产制作工艺。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第十九代非遗传承人何建刚2013年成立了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传承制作技艺、发展长江沿岸茶产业,并运用现代生物制药的理念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制作工艺(李政葳/摄)
“我们在收购茶叶时会尽可能提高价格,尽量让广大茶农们受益。如果不尽力支持,茶农很可能转行,一棵棵辛苦育植多年的茶树就会被砍掉……”在何建刚看来,外界在关注这项非遗传承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它背后成千上万茶农的生活。
目前,该企业依托长江流域鄂西南武陵山区优质高山富硒资源,形成了集研发、种植、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可以带动周边30万亩茶园增效、30万余农户增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工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何建刚说,自己更希望每位非遗传承人把“手艺致富”的观念作为一份责任,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2017年是国家扶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在中央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各地非遗保护成为助力文化扶贫的重点和亮点。比如,贵州省文化厅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工作思路,2016年贵州省非遗方面培训总人数达23931人,研培学员创业达200多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
程河柳编、土家织锦、长盛川青砖茶……如今,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活态传承的同时,也与现代社会其他领域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形成“非遗+旅游”“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等新业态。非遗传承,正在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使命。
(作者: 编辑: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