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生省长做政府工作报告
央视聚焦湖北“科技十条”
荆楚网 记者沈素芬
2014,注定是湖北科技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湖北以改革之姿适应新常态,主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配合“科技十条”齐头并进,为湖北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铺就了高速路。
仅一年时间,全省实现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778项,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00.59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也大幅提升至2700家,中部第一。
仿佛是一夕间,多年的硬骨头一下子被“啃掉”,湖北的科教人才优势被大大激活。
一个问号闯进许多人的脑海:是什么铸就了湖北今天科技兴隆的新局面?
遇困境:审批繁杂,科技成果成“废纸”
回顾往昔,湖北的科改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教授领衔的团队研发出“大脑地图”重大科技成果,该成果被评入2011年全国十大科技进步展。然而,骆清铭跑了2年多,才让“大脑地图”踉踉跄跄走向市场,造福社会。
“各部门多头管理,上到主席令,下到学校文件,需要查阅的文件就有17个之多!任何一个环节不对,工作都白费!”骆清铭谈及成果转化中的繁琐程序,言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和骆清铭有相同体会的,还有武汉纺织大学的教授龚小舟。
2014年,龚小舟和她的科研团队花费八年时间研发出世界首台三维全自动立体织机,并被一家企业相中。在申请成果转化时,她们卡了壳。
“一台现代化自动纺织设备,上千个零部件都要填申请表,螺丝钉螺丝帽都无法幸免。待到上千张表格审批下来时,时间早已过了2、3年!”
龚小舟慨叹:“企业看中的是我们的科研设备带来的及时竞争力,但程序太繁琐,待到审批通过,科技成果这块好肉早已经烂在锅里了!”
其实,让科研工作者们感到烦恼和忧心的,远不止这些。
信息技术交易平台缺乏、科研成果、需求、服务、金融信息不畅通、成果归属和处置不科学,科技转让金税收过高,都成为制约科技发展创新的瓶颈。
一层层行政障碍,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2012年,武汉六所著名高校的专利之和,还不如一个浙江大学多。
多所高校拥有的大量科技成果,碍于政策,都被“锁在抽屉里变成废纸”。
解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市场说了算!
残酷的现实,剑指体制积弊。
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权限不下放、不依市场规律办事,终究无法激起科研工作者们的创造热情,也无法使科技融入社会发展、迸发活力。
有困难就应勇于担当、直面解决。
以问题为导向,湖北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开出了一剂破除顽瘴痼疾的良方:2013年、2014年,全国改革力度最大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十条)及实施细则陆续在湖北出台。
“应用型科技成果不再作为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取消成果转化中行政审批程序、研发团队最高可获99%的收益……”
“简化财务管理程序、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研发团队所有、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离岗或在岗创业、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
科技十条及实施细则中的一条条旨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法规,让科研工作者们眼前一亮。
结硕果:市场思维引爆科技成果转化“核裂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只有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才能催生“核裂变”,让科技和人才潜在的优势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如是说。
市场有灵性。它用事实印证了李鸿忠书记的观点。
2014年,科技十条及实施细则出台释放的改革活力,大大激发了湖北省高校教授们的创业热情,在汉高校掀起了院墙内的一场巨大科技改革能量裂变。
2014年11月,湖北大学特意出台了《关于强化应用研究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鼓励研发团队在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2014年下半年,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注册成立了12家科技型企业;20余名高校科技人员分别以技术入股、出资入股和增资入股等形式注册了新公司。其他高校科技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连绵不绝:
仅一年时间,全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77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0.59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大幅提升至2700家,居中部第一。
…………
“学好市场课程重在实践,要坚持学用结合,学用相长,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湖北转型发展的实际成效。”省长王国生说。
从反响看,“科技十条”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认为,谁的“孩子”谁做主,将成果处置权交给科研团队,是“科技十条”最大亮点之一,必将极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激活湖北科教人才资源的优势。
正所谓:主动作为是担当,蹄疾步稳可跨越。
站在深化改革的当口,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一项项“科技十条”般的革新之后,湖北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将能如鲲鹏展翅,乘风翱翔!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