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列表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

发布时间:2015-06-29 18:43:36来源:荆楚网

  图为:“工业机器人”亮相2015湖北高职高专招生咨询会现场_副本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黄晶晶、朱晓玲 摄影 侯利华)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北省高等职业学校2015年拟招生专业的通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获准于2015年9月面向全国招生,首批计划招收学生40名。

  审时度势,着力培育我校新的专业亮点

  在国内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2014年底,在充分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决定正式启动工业机器人筹建项目。

  2014年12月,机电工程学院成立“工业机器人”专业筹建团队。2015年4月18日,经过现场陈述、专家答辩、院学术委员会表决,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成功通过专家论证,申报湖北省教育厅备案新专业并获批。为了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机器人专业人才,再创武汉职院品牌,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机电学院规划将投入800万元,分期完成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建设,首批于2015年投入200万元,添置5台机器人基础系统、五轴桁架机械手各一套、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50节点等;后期将继续加大投入,建成国内首批、高职院校规模较大的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主任江洁介绍说:“这些努力和准备,既是我院整合专业资源、培育新的专业亮点的主动尝试,也是为了适应市场对高素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满足高职学生对高品质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

  量身打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14年12月,针对新开设专业,机电教研室专家组团队,经过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人才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论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解构机器人的知识体系,为工业机器人方向量身定做了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科学合理的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学院现有的钳工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数控系统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PLC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工实训室、自动线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传感器与自动检测实验室等实训条件,和即将建设的机器人基础应用实训室、机器人典型工作站实训室、机器人综合应用实训室。机电技术教研室现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6名,其中教授4名,学院还常年聘请多名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其中楚天名师3名。机电技术教研室教师开发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本。

  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现代智能制造产业亟需人才、打造制造蓝领的“中产阶层”、为汽车、现代制造、电子生产企业、塑料制品、食品、饮料、医药、烟草、家政服务、电力设施、自动化办公等行业培育高端蓝领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负责人姜新桥教授具体说明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说:“工业机器人专业将采取‘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经过1到2年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同时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与综合职业能力。‘并重’则是职业教育需要兼顾系统的知识建构与职业技能的提升,既考虑学生的就业要求,同时也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最终目标。‘工学结合’是指按照学生职业成长和认识论规律,将学习内容与工作紧密联系,最大限度的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由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引导学生逐步适应企业环境并成为企业人,使学生真正能够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

  据了解,学院还充分运用湖北现代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中的企业资源以及结合校友资源开发其他合作企业,抓住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机遇,按照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准备创建3—5个校外实训基地,开拓学生专业学习视野,拓展实训平台。

  瞄准市场,主动占领就业先机

  在武汉职院,有一句话叫做“就业好,才是真的好”。学校瞄准就业市场,契合人才需求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极力为学生打造优质就业平台。

  提及该专业的就业潜力,姜新桥教授列举了部分调研数据。他说:“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将是必然趋势。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一万名工人仅拥有约20台机器人,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预计再过5年,全国将有30万台机器人,其系统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随着‘机器换人’力度的加大,机器人操作和维护岗位人员缺口越来越大。目前,这些岗位人员主要是企业自身再培养以及机电、数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人员转行。与此同时,机器人制造厂商及其集成商(制造和销售方)需要大量制造、设计集成、安装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工程师和技术员,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客户(购买方)也需要大量操作与维护、编程与调试、维修与保养等应用工程师。因此广大企业对高校针对性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需求迫切。”

  江洁介绍了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她说:“该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机械加工、食品、新能源等行业企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现场编程、调试维护、人机界面编程、系统集成等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人才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就业行业广泛、就业前景无忧。”

  据了解,在200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仅为3500台,到2013年时,这个数据跃升为100000多台。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5,总销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更是达到5.6万台。专家预计未来年均增速有望保持25%,2020年,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机器人保有量达到100万台以上,2025年基本达到自动化水平。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机器人战略’的迅速推进,势必导致一批生产人员转行。相关数据表明,一个机器人可以替代2-4个熟练工人。2011年,富士康科技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郭台铭提出‘百万机器换人’上岗计划,该集团在大陆的第二着陆点昆山厂员工从11万缩减至5万。而与此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大量新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岗位。”展望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机电学院院长蔡建国更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该专业作为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的新成员,在湖北省、武汉市和学校现有专业技术支撑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过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更好地服务于湖北省地方经济发展、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电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忠旭说道。

  》》》扩展阅读: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是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新技术集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执行工作。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具有可长期工作、可靠性高和稳定性好,并且能够承担和替代人的许多工作任务。对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在各行各业中应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就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系统化交叉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