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展示班报《萤火虫》 记者周超 摄
本报讯(记者周超 通讯员梁玉)昨日中午,蔡甸区第一小学六年级(1)班51名学生,拿到一份他们很看重的班报——最新出炉的第十五期《萤火虫》。
《萤火虫》班报创刊于2012年,每两个月一期,创办人是班主任袁琛。它是一份A3纸大小的作文小报,每期4个版,刊登班里学生的优秀作文,穿插刊登学生的一些优秀书法、绘画作品。
袁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三年级上学期,她发现班里孩子写作能力普遍比较弱,写作热情也不高,于是让他们采用自愿结合法,5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轮流写日记,一周循环一次。日记的要求很简单——要真实、有感情。由于日记的写作形式和内容不限,所以孩子们自由选材,并不担心泄露隐私,也没有太大压力,可以轻松地发挥。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写评语,循环日记还能带回家。这样,学生们既能看到别人的日记,又能做小老师进行点评。
为让其他小组的孩子看到全班同学的优秀作文,袁琛决定办一份班报——《萤火虫》,“总编辑”是袁琛,4个版有各自的“责任编辑”。刚办报时,“责任编辑”由老师、家长志愿者轮流担任。
班报的形式多样,有时会有同题PK,有时则开设个人专题,一些家长也会投稿,写孩子的成长故事。袁琛还利用版面的中缝开出“片段赏析”,刊登精彩片段,鼓励作文“少露面”的孩子们。班里51名孩子每人都在班报上登过文章。袁琛还构建了作文发表升级激励体系:在班报上发表1篇文章,奖励5分;累计达到10分,奖励1元班币;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班币,可相应获得课外书、学习用品和“班级小作家”称号。
“此后,孩子们写作劲头大了,慢慢地,觉得写作文得心应手了”。袁琛发现,班里写作氛围越来越浓,孩子们都积极写作,不少孩子的作文在杂志、报纸上发表。同时,家长和孩子们也更看重阅读了。
班报也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有些不愿和老师当面讲的心里话,孩子们会写在循环日记和班报里。而家长,也在一份份班报中了解、亲近学校、老师和孩子们。
(作者: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