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列表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招生咨询十问十答

发布时间:2014-06-26 17:55:27来源:荆楚网

  1、问:请您谈一下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前景。

  答:当前,世界经济社会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大师将要倍出于中国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而中国人民大学正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正如一个世纪以前,由于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从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从都是英国人到都是美国人一样,未来,随着世界经济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我们有理由相信,几十年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要么是中国人,要么是旅居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个时代选择并赋予了中国人民大学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而这个使命需要这一代大学生们去实现!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人民大学的发展。人民大学与共和国共生成长,有一种说法把人民大学戏称为"我们党的亲儿子"。2008年3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上午当选主席,下午就来人民大学,出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和相关活动,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的第一个公务活动就安排在人民大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大学的高度重视;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3次莅临人民大学视察,亲切看望师生,史无前例,(而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都视察人民大学,这也是史无前例的)。2012年6月1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亲临学校调研工作,据悉,这也是习近平同志最近几年第4次亲临中国人民大学指导考察。这充分反映了人民大学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心中的地位。

  人民大学是一所厚重的大学。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人民大学是一所厚重的大学,应努力培养"厚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厚重"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高度重视人格塑造,并落实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和各个环节中。要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信仰、政治信仰,锻造坚定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次,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度"、"厚度"、"跨度"和"自由度"。通过精实课程制度、实施全员导师制等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读史读经典等培养项目,增加学生知识厚度,掌握辩证思维和历史视角的方法论;倡导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中国参与和谐世界治理培养杰出领袖人才;通过双选认证制度、名师沙龙制度、调研实践制度等,完善课堂教学、跨专业学习、课堂内和课堂外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请问贵校今年在湖北计划招多少人?

  答: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湖北的招生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连续十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每年在湖北的招生人数都超过100人,文、理科约各占一半,也是人民大学投放计划最多的省份之一。另外,我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在湖北按高校名称"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单独进行招生,今年中法学院在湖北招生计划14人(文理科各有7人),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金融学8人(文理科各4人)。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或将继续追加湖北省招生计划。湖北人杰地灵,考生综合素质高,湖北是我校在全国除北京外投放名额最多的省份,每年学校将学生报考情况适当追加计划,最近几年都有扩招:2011年文理科招生计划分别为46、45,实际录取人数分别为77、79;2012年文理科招生计划分别为52、51,实际录取人数分别为81、79。2014年文理科招生计划分别为55、51,学校还将按照湖北生源报考的实际情况进行扩招,如果考生报考踊跃,或将在鄂再追加招生计划,帮助更多的湖北优秀考生实现"人大梦"。

  热忱欢迎广大优秀的湖北考生报考人民大学。

  3、问:中国人民大学哪些专业是全国最好的?

  答:应该说,人民大学的专业没有好坏之分,近年来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是齐头并进,只是在招生时各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略有差异,这一方面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大部分考生的"从众心理"有关。仔细研读过我校各专业介绍的考生可以发现,人大几乎所有的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同类学科中都处于一流地位,其中又有很多学科位居全国第一。

  人大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 总数居人文社会科学类首位。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发布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号称"官方版"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等9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前三的一级学科总数亦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第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与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相比,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全国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增加2个,获得全国排名前三的一级学科数增加3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排名第一,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林经济管理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排名全国第三,中国史排名全国第四,中国语言文学排名第十二,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人民大学雄厚的学科发展实力。

  根据评估统计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在社会学科、文理医基础学科、工科方面显示出整体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目录内的20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17个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级学科,在本次评估中有1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三。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把对专业认识的眼光放远、范围放宽,根据个人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避免扎堆。

  陈传仁:北大清华人大为何"牛"

  教育部近日在京发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9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名列三甲。在这份官方权威的排行榜中,北大、清华入围不足为奇,但人大名列第三,多少让一些信奉民间组织撰写的所谓"大学排行榜"的人士有些意外。

  过去10多年,中国大学流行"合并风",许多坐落在各省省会城市的著名大学纷纷兼并一两所甚至近十所周边高校,以壮大自己的声势,提升本校的实力。但这轮评估结果表明,大学合并不一定带来学科水平、研究能力的提升。北大、清华、人大恰恰是合并高校较少的学校,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没有合并任何一所其他高校,但依然能在诸多传统学科中拔得头筹。

  由此看,这次教育部的排名多少会对"大学合并风"、民间版的"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之风"起到矫正作用。过去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榜"以及声势浩大的高校合并运动,考生们往往会有昏厥感,尤其是面对那些排名差异大、评价体系乱、结果不统一的榜单,填报志愿与选择专业更是显得无所适从。

  笔者以为,教育部的这份"学科体检"的目的,就是要提醒社会与广大考生,大学的综合实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学科优势。只有发挥学科优势,才会形成现代大学的特色与个性,孕育出真正的大学精神。从排行榜看,北大排名第一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理学和基础医学,清华集中在工学,中国人民大学则集中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这些特色正是造就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质量、研究成果、学术声誉长期领衔于中国上千所大学的重要原因。

  世界的大学历史与现状已无数次证明,大学之牛,不在于学校之大,而在于学科之精。拿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来说,该校学生规模小得可怜,只有区区2100多名,且只有六大学科,但该校教授和毕业生历年来却有32人次获得诺贝尔奖。普林斯顿大学至今没有医学院,校园面积也不大,学生人数也不算多,却能常年位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前三甲之列,这种现象多少与中国人民大学有几分相似。

  近些年来,那些热衷于合并的大学,最直接的目标莫过于增设学科、专业,进而在每个学科点上争取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使大学变得"学科齐全",以显示自己"航空母舰"般的规模,进而希望在所谓"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往前挪几位。然而,现实的结果却导致中国绝大多数大学千校一面,大同小异,而且往往会在合并后过于重视规模,稀释了优质资源,分散了学校精力,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甚至败坏教育和学术的风气。

  毋庸置疑,中国大学离世界顶尖学府还尚存不小的差距。正因为此,缩短差距的路径,更应当是在学科上精益求精,而不是在规模上摊大饼。希望教育部这次就学科的"家底彻查",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渠道,也为大学的下轮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考。(作者是中外民族文化研究院(香港)副院长)

  泰晤士报发布2014年亚洲百强大学排行榜 人大排名比去年上升9名

  6月19日,英国《泰晤士报》发布2014年亚洲百强大学排行榜,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上榜。中国内地共有18所高校入围,中国人民大学位居排行榜第32位,比去年上升9名。

  《泰晤士报》从2004年起开始举办世界大学排名活动,其榜单是全球最权威大学排行榜之一,已成为颇受全球高教界关注的参考指标。2014年是该报第二次进行亚洲地区大学排行榜调查,调查运用13项独立考评指数,考察高校在教学、研究、学术影响力、知识成果转化与国际化核心任务等方面的表现,从而评估院校综合实力。

  其他进入排行榜的内地大学还包括:北京大学(5)、清华大学(6)、中国科技大学(21)、复旦大学(25)、南京大学(36)、浙江大学(41)、上海交通大学(47)、武汉理工大学(49)、中山大学(56)、天津大学(62)、武汉大学(64)、华东师范大学(67)、哈尔滨工业大学(69)、大连理工大学(79)、湖南大学(81)、同济大学(87)和西安交通大学(95)。

  2013年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入选2014中国顶尖大学,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在报告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行榜、2014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最具媒体影响大学排行榜、校友捐赠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第三。

  2014年5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中国人民大学9个专业获评六星级学科专业,位居榜单第三;在2014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中,人民大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3个学科门类排行第1名。

  4、问:人民大学有哪些适合理科考生填报的专业?

  答:人民大学文理兼收,今年湖北理科考生可选报的好专业很多,比如金融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国际政治、法学、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专业,都是文理皆招。还有部分只招理科考生的专业:如金融工程、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管理科学、物理学(含材料物理)、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统计学(含风险管理与精算)。

  不仅是文科生的理想选择,也是优秀理科生青睐的高校,学校期待更多的优秀理科生报考!理科生将有机会在经济、管理等学科发挥数理潜能,学校有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9个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部分学院的教改措施也为优秀理科生提供了发展平台。这些专业都非常好,应该说理科考生可选报余地非常大。

  5、问:听说人民大学有很多实验班,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答:这位考生消息非常灵通。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教育报曾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目前我校开设了"国家经济学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金融学-数学双语实验班"、"财税学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理科实验班(信息与数学)"、"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等。这些实验班中实现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中外联合培养"、"双语教学"等教学改革措施,实现了高级人才培养的连续化、现代化与国际化。上述实验班除"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理科实验班(信息与数学)"直接通过高考招生外,其他实验班大都是从新生中进行二次选拔,为湖北考生提供了多元选择的机会。

  6、问:如果到人民大学上学,出国交流的机会多吗?

  答:目前人民大学已将学生国际经历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国际交流计划,努力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步的校园文化、教学资源和交流机会。至今,学校已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境外196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境外187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协议。2010年我校有866名学生赴境外进行长短期交流,其中193人通过校际协议派往国外深造、学习。2010年暑假,学校还派出学生团队77人分赴美国耶鲁大学、乔治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法国巴黎第十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参加暑期学校。

  人民大学专门设立"学生国际交流校长奖学金" 鼓励优秀学子赴海外学习。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国际交流校长奖学金"从2011年起,每年由学校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资助20名本科高年级学生和10名研究生赴海外一流高校学习一年(像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爱丁堡大学等),学校将提供全额奖学金支持学生参与学习交流,奖学金将涵盖学费、生活费以及往返机票等。此举意在全面提升国际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推进学校"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7、问: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答:人民大学致力于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人大学子一直以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专业功底、踏实的工作作风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从人民大学,走出了包括刘延东、马凯等在内的共和国杰出管理者,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位法学、新闻学博士,走出了大批优秀的学者、理论家、企业家、银行家、法律工作者。

  多年来,人民大学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本科生为95%以上,研究生为98%以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就业行业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国企、大型跨国企业,多数从事管理工作。

  8、问:如果进校专业不理想,能否转专业?

  答:人民大学实行本科生转专业制度。所有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按一定比例为在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提供专业调整的机会。凡符合学校和各学院规定的转专业条件的同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时间为在校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转入新专业学习。

  此外,人民大学还鼓励本科生实行副修第二学士学位和副修第二专业制度,大学二年级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的同学皆可申请。

  9、《人大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 为新生设专项金》

  人民网北京6月17日电  (熊旭)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路线图创建研究型学习制度,致力于培养厚重的人。

  "中国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人大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核心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6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路线图创建研究型学习制度,致力于培养厚重的人。此举无疑是近期重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最大动作"。中国人民大学经过全校上下耗时16个月的大讨论,形成共识:研究型大学需要一个厚重的本科教育。

  "研究型大学更需要重视本科教育。"陈雨露说,"研究型大学是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旗舰。但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往往容易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立起来。带来的后果就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越来越缺乏竞争力,学术文化越来越缺乏传承,同时在研究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没有源头活水。到研究生阶段以后会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基础素质没有打牢而受到很大影响。这个现象在发达国家特别明显,他们不得不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从全球范围内找好的本科生来读研究生,但是这让他们自己的学术文化也受到很大冲击。"

  "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绝对不能只作为大学存在的形式,而应该是一个核心。这是回归大学本位的要求,也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求。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在中国,我们要思考如何破题。"陈雨露说。

  如何培养人--研究型学习制度

  研究型学习在高校并不鲜见,但是提高到"制度"尚属首次。此次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研究型学习制度包括八大制度:精实课程制度、国际研学制度、名师沙龙制度、拓展支持制度、全员导师制度、研究实践制度、双选认证制度和公益服务制度。

  为实施路线图,人民大学成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研究本科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重大趋势,并重新制定了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英才选拔与招生服务、新生导师制和新生研讨课、读史读经典等16个培养项目。记者在人大《2013级本科生培养方案学分结构表》上看到,2013级学生需要修满129至157个学分,比2012级学生需要修满的164个学分少了一大截,在重点高校中也算比较少的。全部学分分为6个模块:基础技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实践教育、发展指导。与往届学生相比,通识教育增加了2个学分,专业教育减少了13到15个学分,素质拓展增加了2个学分。为关爱入学新生,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育新生学术兴趣,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起全面实施新生导师制,组织开设179门新生研讨课,每门课程资助1万元,用于课程建设,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

  在改版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学生的学分要求降到最低129分,最高157分,这在高校中算是非常低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把学生们的负担减轻了,而是用精实课程让他们把学习变成一个更需要投入精力,更需要花心思的事情。"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说。

  在16个培养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生导师制和新生研讨课。为引导新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避免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心理"踏空",迷失方向,形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局面。人民大学从全校2000多位老师中选择179位,组织开设了179门新生研讨课,课程持续一个学期,采用小班教学,引导学生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路径。

  10、问:您是来自财政金融学院,能否介绍一下财政金融领域的相关情况?

  答:自建校以来,就有了财政金融学院,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财政信用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1997年,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组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在财政金融宏观理论、政策研究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人民大学是金字招牌,财政金融学院是人民大学金字招牌中的"金字招牌",也是人民大学最引以自豪的学院之一。下面我就从"几本书"、"几个人"、"几组数据"的维度来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几本经典教材"。上世纪50年代,财政金融学院教师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和第一本财政学教材《财政学讲义》,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奠定了新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的教学基础。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一系列教材,这些都是中国财政金融理论建设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正是这些著作奠定了我们在全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域领头雁的地位。这些书大家可能在学习中会用到,许多内容和观点至今不过时。

  正是因为这些,金融学、财政学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历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都是蝉联国家重点学科(先后3次,分别在1998年、2001年、2006年),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几位知名大师"。财政金融学院汇集我国财政学、金融学和投资经济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中既有黄达、陈共、王传纶、周升业等国内外知名的我国财政金融学界的元老级大师,又有陈雨露、吴晓求、郭庆旺、赵锡军、任淮秀、汪昌云、朱青、王芳等青年学者,他们都是学术带头人或海外学成归来的。财金学院共有教师近7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可以说,目前活跃在中国财政金融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许多都是我们的校友。财政金融学院还十分注重国际合作,在全国率先运行"中美合作高级金融试验班"项目,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培训研究生的"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管理(PEFPM)"学位项目,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联合开办金融EMBA项目,同时还与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项目。此外学院还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单位聘请国际一流学者、实业界知名人士作为兼职教授、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几组数据"。目前学院现有财政学、金融学、 税务、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六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点,2个博士学位点;共有学生近25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人,硕士生400人、博士生200人,留学生30人)。我们的学生是最优秀的。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校内最高的,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不管是哪一个省份,几乎每年都是这样,同样研究生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录取比例将近20:1(全校大概是7:1),这也是全校最高的,聚集的都是精英,长期以来,我院学生就业就业率是全校最高的,就业层次、就业地区、就业质量都是最好的。这些学生不仅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而且在校内举行的各种大型文体比赛活动中,我们学院的成绩也基本上总是数一数二的(20多个学院),没有第三的,像一二九大合唱、运动会、五四文艺比赛、"挑战杯"学术论文大赛等。全院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非常强,学生工作都成为兄弟学院的示范、标杆,可以毫不逊色地说,是已成为"王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