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时评列表

去官化仅是院士制度改革的开始

发布时间:2015-05-19 08:52:03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朱昌俊

  15日晚,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值得一提的是,候选名单中没有一位处级以上干部。

  将处级以上干部排除在候选人之外,这无疑是针对此前院士“官化”争议所给出的制度性回应,值得肯定。但很显然,这次院士增选,仍未达到公众的期待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院士制度改革所提出的要求。

  有必要回顾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表述:“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也就是说,改革院士遴选体制,只是院士制度改革部署的一部分,诸如院士的管理体制、退休和退出制度仍有待落实与推进。

  所谓院士管理体制,其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对于院士待遇方面的规定。院士虽为国家最高学术荣誉,但其背后却往往有着复杂的伴生利益,甚至催生出学术特权,譬如在学术项目申请上有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这种“利益色彩”,既刺激了院士遴选上的非学术力量干预,也不利于给院士队伍年轻化创造条件。

  科学研究既是脑力活儿又是体力活儿,精力充沛的青壮年应是做科研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院士老龄化非常严重。据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平均年龄均超过70岁。显然,无论从弱化院士制度的利益化倾向,还是从“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而言,建立明确的院士退出制度已刻不容缓。

  院士终究只是一项最高的学术荣誉,要使其实至名归,只能依照利于学术与科学的逻辑进行改造,增选环节也好,退出环节也罢,都要尽可能排除非学术原因的干扰,朝着使学术激励作用最大化的方向迈进。对应这个目标,我们乐于看到在院士遴选上开启了“去官化”的改革,但更应看到,如果说遴选环节的优化,是院士制度改革的开始,那么退出制度则是必须同步落实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