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时评列表

国学传承,不能泥沙与金子齐舞

发布时间:2015-07-21 09:02:18来源:荆楚网

  暑假期间,甘肃兰州一所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童学馆吸引了越来越多家长及孩子的兴趣。在每周固定时间里,都有二三十名孩子在童学馆穿汉服、习礼仪,通过拜孔、馆操、晨读、诵读《弟子规》和学习茶道礼仪等活动感知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暑期生活。(7月18日新华网)

  100年前,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共同发起了彪柄史册的新文化运动,这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沉重荡涤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的局限,形势的需要,新文化运动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归于需要“反”的行列,所怪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全盘西化,过于偏激;全盘继承,更是不对,对于传统文化禀承扬弃的态度,已被证明是应该肯定的态度。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从历史的传承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传统文化的学习浪潮裹挟沉泛的泥沙,则过犹不及,极易走向历史的极端。重温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谨记历史的经验,现实而必要。

  回到兰州童学馆上,习礼仪,通过馆操、晨读、诵读和学习茶道礼仪等活动,都是有益的,也是谦谦君子和现代绅士、淑女所应具有的素质。但是否需要穿汉服呢?历史的选择已经证明,汉服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借鉴其设计思想,是一种进步;汲取其优点,亦是必然。但倘若要重穿汉服,显然并非历史的潮流。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光扬了中华文化;辛亥革命易服饰,亦丰富了传统文化;今天,倘若我们还要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小辫子,恣意玩弄,还洋洋自得,是不是有些可笑了呢?对西化的服饰,我们不必耿耿于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把他纳入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倘若还是念念不忘沉下的沙子,不时提出来炫耀一下,实是不应该且有害的作法。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应该承认的是,在许多方面,《弟子规》仍有值得学习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腐朽的地方亦不少。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显然并不符合时代。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学习的是其精神,但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是其最大天性,和他们谈学习精神,却要不让他们模仿,能做到吗?“父母责,须顺承”亦值得商榷。父母责首先得是正确的,倘若是错误的,为什么要顺承呢?允许孩子不盲从,鼓励孩子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不仅是今天处理亲子关系应有的态度,从大了说,甚至有可能关乎民族的创新精神。至于其中的“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等,更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相悖,又何值得学习呢?

  孔子值得尊重,但倘若每天拜孔,是不是就过了呢?今年高考期间,有不少考生去拜孔,与其说是尊重孔子,倒不如说是功利思想的迷音。

  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绝不能让泥沙与金子齐舞,是我们必须有的态度。

  稿源:荆楚网

  作者:关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