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吴江龙、杨欣欣 摄影 张然)4月12日,上海浦东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回到祖国怀抱。
有3位武汉大学科考队员随船一起返回,他们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师柯灝博士、博士生李航和电子信息学院博士生刘杨。
此时,对于第31次南极科考队员、历经了南极中山站越冬的李航与刘杨来说,已离开祖国530多天。
“当‘雪龙号’离祖国越来越近时,心情就越来越激动。”历经40余天航行,走下“雪龙号”的李航掩盖不住兴奋之情。
2014年10月30日,李航与刘杨随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远赴南极。当“雪龙号”在澳大利亚停靠补给时,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陪同下,登上科考船参观南极科考项目,并接见了包括李航、刘杨在内的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
在南极,李航负责中山站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相关科学研究,刘杨负责极区电离层极光观测。恶劣的自然环境、变幻莫测的天气、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对于每一位南极队员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也是都充满着不可预测挑战的一天。
“观测栋里面的温度往往低于极限温度,有一次由于外部风向改变,风从门缝里刮进去,仪器不能正常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从站区赶过去,花了一整天时间,终于修好了仪器,但整个人已经冻得快僵硬了。”李航说。
南极地区受环境影响,观测设备出问题频率偏高,在李航看来,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锻炼了自己独立动手和研究能力。“在国内半个小时可以解决的问题,在那边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解决。时间长了,自己的心态也逐步调整好了。”
科考之余,李航的爱好是摄影,南极极光、冰原、星空等都是他镜头下的“常客”,也给南极单调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而对于空间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刘杨来说,变幻莫测的极区极光,正是他研究的对象。
极光作为太阳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产物,神秘绚丽。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我国中山站在极光观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刘杨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美丽跳跃的极光,激动得无以言表。为了探索极区极光背后的秘密,他们付出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在中山站,有极光与电离层观测设备在进行极光的常规观测。“极光的运动形态、发展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仪器维护和初步的数据处理等,都是我们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刘杨说。
在南极的每一天都有故事。刘杨介绍,很多极光观测设备裸露在室外,因为恶劣的天气环境,裸露的天线需要进行加固,部分线缆还需要进行维修,每次检测或维修后回到中山站时,里面的衣服都是湿的,外面的衣服已经结冰了。
与李航、刘杨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不同,这次是柯灝的第二次南极之旅。南极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2012年,柯灝随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开展了2个多月的科考工作。而这次,他工作的地点是海拔更高、温度更低、氧气更稀薄的昆仑站。
在158天的科考期间,柯灝参与南极内陆考察,负责数据采集、导航与测绘,并参与雪鹰601内陆机场选址工作。“我们用GPS技术进行南极冰盖的运动监测,并在中山站出发基地、泰山站和昆仑站三地分别建立了GPS跟踪站,实现了对南极冰盖的连续实时观测。”
有人说,科考队员迈出的每一步,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有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步。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武大科考队员们对极地科考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我国南极科考进行30多年来,武大已派出100余人次全程参与,其中学生40多人,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参加南极科考时间最早、人数最多、成果最丰硕的高校。“武大为中国极地科研考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在极地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说。
武大南极科考队员与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民教授在“雪龙号”前合影(右一王泽民、右二李航、右三柯灝、右四刘杨)
(作者: 编辑:吴江龙、杨欣欣、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