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头条

志愿者:一所地方大学的精神坐标

发布时间:2015-10-11 09:54:15来源:中国青年报

  每年秋季开学后的校园主干道上,大学生志愿者的招新台前总是人头攒动,报名者络绎不绝。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自2008成立起,每年都吸引1500人以上的新成员注册入会。志愿服务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90后大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让最炫的青春在爱心接力的征途上熠熠闪光,在奉献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彰显出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和精神力量。

  爱心感召

  激励工程学子踊跃投身公益行动

  在学院团委和青协的组织领导下,全院每年近百个团队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了重点服务与全面服务相结合、经常性服务与重要时间节点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全院8个实体系根据志愿服务的领域划分,在“城市文明”、“关爱农民工子女”、“助老助残”、“扶贫助困”、“生态环保”、“社区服务”、“消防联建”、“大型赛会”等8个服务方向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团队,成功组织了“希望家园”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另类斑马线”行动交通文明引导、绿色江滩“微”服务生态文明宣传、“超能绿工队”环保行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涌现出一批以亚运会“引领使者”张诗、“爱洒川藏线”的志愿者童心、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杨洋、志愿服务春运的“90后红马甲”、投身公益环保的“超能绿工队”等为代表的优秀个人和先进群体。

  该院志愿者在一次清洗公共自行车活动中,结识了一位身患癌症、孤身一人抚养智障女儿的自行车管理员。志愿者们坚持每个周末到她家帮助打理家务、照顾女儿;志愿者还自发组织到革命老区麻城支教,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活动,每位志愿者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儿童,给孩子家长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实现一个愿望、做一次心理辅导、指导一件手工作品。活动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好评,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2014年学院与武汉市血液中心携手打造“热血高校”,发动1200余名在校生参加义务献血,被武汉市政府公民献血领导小组授予“无偿献血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目前,学院已有在武汉市青协正式注册的志愿者近5000人,每年为社会无偿提供数万小时的义务服务。学院与武汉市培智中心学校、武汉市道能义工服务中心、武昌火车站、武汉东湖牡丹园、向阳养老院、马湖聋哑儿童中心等单位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工程志愿者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国内多家媒体的积极关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与赞许。

  因势利导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开展志愿者活动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在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民族优秀传统、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使个体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和升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学院青协十分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促进青年学生全面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精神的内在联系和深刻内涵,同时运用展板、横幅、宣讲会、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方式对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环境,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服务开辟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渠道,提供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和载体,拓展了高校校园文化生活新内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喜爱和追随的精神时尚。志愿服务为工程学子搭建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的优秀志愿者群体业已成为学院广大青年学子的精神楷模和青春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埋学子心中,投身志愿服务在工程校园内蔚然成风,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如今满园春色,群芳争艳。

  创新机制

  擦亮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机制,是志愿服务活动稳固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推动,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已从分散的献爱心活动走向制度化、网络化、常态化。

  构建组织网络,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志愿者协会从工作实际出发,大力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系级志愿服务团队为分支,社会志愿者组织为同盟、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为平台的公益联盟。比如该院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市培智中心学校、道能义工共建志愿服务基地,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组织管理,推动志愿者行动规范发展。学院青协先后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办法》、《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志愿者注册流程》等制度文件,将管理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个团队。他们将志愿者进行统一登记、注册,持证管理,根据其专业、特长、兴趣、志向进行分类组队,并把各类专业服务队有机地整合起来,使之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建立和志愿者的定期培训与活动情况反馈制度,完善监督、考核与评价办法;建立志愿者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志愿者搭建便利的互动平台;坚持做到活动有专人负责、有服务台账、有特色活动、有分享交流,确保志愿服务质量。

  学院还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总分12个学分计入学业考核体系,使志愿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以推动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院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志愿服务评选表彰力度,通过评选“校园公益之星”、“工程之星”等多种方式,褒扬成绩突出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

  (吴蔚青 毛婷婷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