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列表

武汉科技馆“满血复活” 背后是院士博导团队

发布时间:2016-02-29 08:41:03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王刚

  随着“科普之舟”扬帆远航,武汉科技馆再度“满血复活”。从动议到建设,武汉科技馆背后是一支近百位规模的院士博导团队。

  老馆虽然仍在发挥作用

  六位院士认为已不能满足需求

  位于汉口赵家条的武汉科技馆老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1990年3月建成开馆。

  “属于全国第一批建成开馆的科技馆,论建筑面积、展览规模等,还是当时全国知名的科技馆。”武汉科技馆副馆长张定礼说,当时国内还没有展品生产厂家,科技馆展品全部由本馆职工与其他科技馆人员共同制作完成。

  2006年12月30日,老馆经改扩建重新开馆,主要是以科普展览、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技制作与实验等为主,后又增设4D动感影院和天象馆等。老馆开馆初期数年一直是观众如潮,后期有所回落但观众人数也基本均衡。特别是每年“六一”儿童节和寒暑假,都会引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观众。

  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因科普展览面积仅6400平方米、展品数量有限、内容吸引力相对不够等主要原因,按科技馆建设的国家标准,老馆已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需求。

  2010年7月8日,杨叔子、李培根、李德仁、叶朝辉、赵梓森、邓秀新等6位在汉院士,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武汉科技馆新馆的建议》的联名信和报告。联名信中,院士们陈词真切:“发达国家称科技馆建设是‘有远见的投资’,纷纷把科普场馆建设作为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呼吁政府加快科普场馆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科技教育发展,努力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使武汉早日由科教大市成为科技强市。”

  两位科普大家担纲顶层设计

  做足科普吸引力

  走进武汉科技馆新馆大厅,标志性展项“天问之树”,借用屈原的《天问》,隐喻人类自古以来的求知精神。该“树”已纳入新馆全部展项及相关知识的2000多个“科学之问”,激发观众的兴趣。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博导徐善衍教授,和中国发明协会原副理事长张开逊教授两位科普界大家,受邀担任新馆顶层设计师,在新馆首创了“见物见人见精神见智慧”的“四见”建馆理念——即将展品背后关联的科学家、科学家所处的时代和科学发展脉络、科学的发现与人文精神、科学家的故事与科学的生活运用等连贯起来呈现给观众,让观众从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技馆不是教科书,更不是读不懂的晦涩论文。科学的殿堂不应有门槛,尤其是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时代大背景下,更应该追求科普事业的卓越,将科普文化尽可能做到极致,否则就是对公众的不尊重。”张开逊说,在武汉科技馆新馆的科学知识布局和选择上,始终坚持做到了“重要、有趣和可以理解”原则,“新馆开馆后深受公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张开逊提出结合武汉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建设水展厅的建议,还与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报》资深科普记者朱广清,共同撰写了水展厅“上墙”文字与多媒体脚本——从太阳辐射产生大气环流的科学发现,提示“长江之水天上来”的动力学原理,以及汉江怎样沟通了黄河与长江两大独立文明源头……

  院士专家撰写展品说明

  打开无门槛的殿堂

  “多次来参观,感受到了武汉科技馆新馆所展示科学内容的‘高大上’、精尖端与严谨深奥,也通过各种互动、视频、图文、解说等,体验到科学的‘接地气’、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是新馆留给很多观众最深的印象。

  新馆八大常设展厅和600余件展品,每一个展厅的顶层设计以及每一件展品的文字说明、视频设计、展陈形式、环境艺术设计等,都有各领域专家的出谋划策、指点把关,“每件展品少则十余次,多则数百次的反复研讨、修改和完善,从创意设计到最终制成成品,短的超过半年,长的达两三年之久。”新馆建设顾问郭仁有说。

  中科院武汉分院高布锡、龚顺生,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黄诗笺,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吕文中,华中师范大学乔翠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夏宇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馆长徐世球,新馆建设顾问郭仁有、陈恕浓等专家及其团体,分别指导了八大主题展厅的建设。

  数学展厅的核心专家——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导刘伟安教授,为严格把关,还请来了自己当年的博士生导师、知名数学家、原武汉大学校长齐民友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杜乃林教师等人,一字一句对数学展厅的38个展品共计2万余字的文字介绍初稿,进行严格指导、把关;李德仁、赵梓森、张景中等在汉院士,分别指导了信息、数学等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