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光谷,华大基因每年可生产40万人次的全基因组数据,规模在全球排前五位
楚天金报讯□文图/本报记者刘晓杰
今年初,两部委联合紧急“叫停”基因测序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此举让业内人士感到突然。
春花还没有开尽。日前,以试点的形式,基因测序临床应用正式重启,这被看作是国家正式打响这一新兴产业的发令枪。
“这是个颠覆性的产业。”数位业内人士告诉楚天金报称,目前,基因测序是全球公认的预测遗传疾病最好的技术,也是最有前途的新兴产业之一。
“正在筹建基因产业联盟,还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昨日,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称,目前,光谷已聚集有10余家相关企业,去年行业总收入接近3亿元。
火速启动国内试点
市场空间预估在万亿级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被叫停之后,日前,国家卫计委再度下发通知称,已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且符合申报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均可以申请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
“这是大势所趋。”谈及新政,武汉时代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华直言,早在3年前,该公司就已经陆续布局基因领域,“投资将近1个亿”。
什么是基因测序?“人人都有一组独特的基因序列,这就是生命的密码。”武汉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杨昀就介绍称,在技术方面,只需采集几毫升血液或唾液,被检测者患癌症、白血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就会一目了然,“最多10年,人人做基因检测将成为现实”。
显然,这是个让人激动的产业。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要完成10000种微生物、100种动植物组基因测序、发现500个新的功能基因。对此,业内预估,未来数年,国内个体基因检测市场将出现“井喷”,基因测序及个体医疗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级别。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光谷积极抢滩基因产业高点
实际上,光谷已经表现得可圈可点。“我们的癌症基因研究已成为美国医疗标准。”在位于光谷的办公室里,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慧君告诉楚天金报称,该公司旗下的武汉益基医学检验所已获得国家资质,并已推出国内首个 DNA 信息服务平台——iDNA 网。
无独有偶。去年底,华大基因武汉生产中心正式投产。按照设计,该中心的年产出量可达 1.2PB(即 1.2×106GB),相当于40万人次的全基因组数据,规模全球前五、国内第一。“这是个战略性产业。”昨日,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坦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基因检测撬动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资料显示,目前,光谷已聚集有10余家相关企业,基本覆盖基因测序分析、临床检测、个体化用药检测、检测相关仪器和试剂等全产业链,“去年,光谷基因检测产业实现总收入约 2.6 亿元”。“打造基因产业特区。”数位光谷企业人士就认为,中央已经在释放利好信号,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光谷完全可以在这一领域有更大作为。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除完善产业链之外,光谷将建立基因检测产业联盟,并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检测项目,利用本地市场对产业给与支持,为相关项目未来全国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