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考试中心

[名师评考题]黄冈中学梁龙江: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难度有所降低

发布时间:2017-06-08 10:55:20来源:湖北日报网

  名师简介:梁龙江,黄冈中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生于竞争,更要奋斗”的方向,秉持“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的信念,奉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原则,勤于钻研,内外兼修,好为进益。他教学教研上虚心以学,精益求精,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生语数外》《中国考试指南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教研论文二十余篇;班级管理上,历届所带班级学生勤奋好学,全面发展,表现卓异。

    改革孕育新常态,应变适应新思路。2017年语文学科高考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的一年,与全国卷以往倾向于保守和审慎的命题导向不同,今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I(湖北卷)更加注重人文性和实用性的考查。从试题结构上看,试题题型变化较多,阅读容量增大;从难度设置上看,难度较之前有所降低。下面结合试卷着重从变与不变、备考策略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变

  较之去年,今年的试题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表达的病句和连贯填空几个题目上与去年大致无异。论述类文阅读在选材上与前几年更注重传统文化不同,选择的是偏社会自然科学类阅读材料。从题目设置上来看,既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也有对文本结构的梳理,在陷阱设置上依旧围绕着概念、判断和推理几个层面进行。文言文阅读依旧是人物传记型阅读材料,围绕着谢弘微展开叙述,着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选段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辨别能力。名篇名句默写只是由之前的三道小题改为两道小题,并无太大变化。语言表达部分的病句判断与语言表达的连贯与之前基本无变化。

  二、变

  变化一:现代文阅读的选考内容变为必考内容

  今年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由之前的两篇增加为三篇,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必考,阅读容量由此增大,因此今年该部分在题型设置上可谓颠覆性地改变。从文学类文本阅读来看,体量由四道减为三道,多选客观题改为单选客观题,另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则设置到两道客观题,一道单选,一道多选,另加一道主观题。由于阅读容量的增加,故客观题在设置上与论述类文本部分设置较为相似,需要解读的内容精简都极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两道主观题,分别考查小说的线索与结构、小说的结尾的作用,难度不大,考生只要从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主题、标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得分。《考纲》中今年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板块把新闻置于传记之前,实用类文本选取四则新闻报告,很好地反映了考纲的变化。同时,实用类文本中融入了对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取代了之前单独设题考查的形式,体现出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极强的综合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主观题则依然是侧重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与整合的能力,难度并不大。

  变化二:古代诗歌鉴赏考查题型的变化

  高考语文全国卷之前对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沿袭两道主观题的模式,今年为了对冲阅读量增加和考查形式的多样化,改用一道多选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的模式。5选2注重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难度较小。主观题侧重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从选材上来说,与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春蚕食叶响回廊”句意境相似,当不难作答。

  变化三: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调整

  成语部分今年与去年尽管都是选列了6个句子6个成语判断正误,但去年是选择“全都正确”,而今年是选择“全都不正确”,考查的点上其实一样,但若考生在作答时总是延续思维定势而不知变通认真读题,则会犯不必要的错误,这些小细节小陷阱的处理,均需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照顾到。去掉关联词选词填空,选择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也避免了之前考查题型上的重复。

  变化四:作文素材的选择与写作要求的变化

  与近几年的作文题目相较,今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无论是在材料选用,还是在写作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显示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相关事物和领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和文化色彩;向留学生介绍中国、寻找关键词间关联的写作要求,又体现了题目较强的思辨性和实用性。从学生写作的情况来看,题目中的关键词所涉及的事物和领域均为过去和当前比较热门的事物对象,但是学生视野的广狭对该题的构思立意有着较大影响,比如“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大城市的考生比乡村小县城的考生无疑有着更多的体验和了解,“一带一路”这样的话题政治性较强,对其深入了解的学生可能较少。因此这道作文题目乍看简单,而实际操作较有难度。考生在构思立意时,一定要寻找十二个关键词中某两三个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巧妙组合。考生可以从横向上进行类比立意,比如可以选择“高铁”“移动支付”,把它们与国外同行业作比较,谈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比如可以选择“京剧”“长城”,谈中国古老文明的传统;比如可以选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谈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比如可以选择“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谈国度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危害等。考生也可以从纵向上进行对比构思,如可以选择“京剧”“广场舞”,谈传统国粹和当下流行的关系;比如可以选择“中华美食”“食品安全”,谈良性发展与严峻现实等。因此,虽然学生在有些事物上并不充分了解,但是题目在从宏观上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思维,而是立足于给学生提供潜在的丰富的张力和多维的思辨的角度,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呈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三、备考策略

  纵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整份试题,它不仅要求学生拥有比较广泛的阅读视野,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专注于对课本的回归,而且要求学生关注时政要闻。随着高考语文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发展,语文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或会越来越高,故而学生在备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模块规划,高效复习。考生可根据试题的几大板块,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训练。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本的范本作用,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不仅从人文精神方面汲取养分,还要从能力技巧方面进行积累。比如文言文的学习,紧紧抓住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的特点、文化常识的识记,辅以适当的训练,则可大大奠定良好的文言文阅读基础。

  积极阅读,拓宽视野。新课标下全国卷的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从阅读的信度和速度等方面,提升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关注考纲,适时应变。考纲是试题命制的风向标,备考必须领会考试大纲的内涵,学习考试说明中的一些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