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个灯谜引发千余学生驻足参与
荆楚网消息(记者 余梅 实习生 刘煜)“花灯如昼,人约黄昏”。2月22日晚,华中师范大学第二届元宵节灯会在喷泉广场举行,千余学生猜灯谜、吃汤圆、秀书法、秀汉服,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灯谜引发学生猜谜热
“爬绳梯——打一成语”“三人优先出门——打一成语”“明天没有小雨——打一字”……下午五点半,元宵灯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们猜灯谜的热情中拉开帷幕。该校喷泉广场四周早已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活动现场摆出许多大帐篷,每个帐篷里还有“春”字剪纸。帐篷上粘贴了一千个风格各异的红底灯谜,灯谜包括字谜、成语、地名、礼貌用语等。不少同学拿着小本子穿梭其中,寻找自己自己会的灯谜。
华灯初上,学生们争相猜灯谜
帐篷周围围满了猜灯谜的学生,许多猜出谜底的学生来到服务台领取奖品并抽奖。来自文学院大三的王同学回答对了11个灯谜,兑换到了糖果、小灯笼、汤圆等多个奖品,她说:“感觉有些谜语还是比较难,我主要猜对的是地名和单个的字,成语答对的不多。”
晚上9点多,不少学生还在猜灯谜
“我们一共准备了一千个灯谜。”承办此次元宵灯会的非遗协会负责人郝娟霄表示,从寒假开始她就一直在为元宵灯会做准备、写策划,开学后又一直与南湖书画协会合作写灯谜。她认为这些活动很有意义:“这次活动不仅能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实现,而且能让更多人去了解传统节日、了解传统文化。”
汉服秀增添浓浓的文化氛围
除了猜灯谜,在现场还有文学院的妹纸穿汉服跳汉舞助阵,文学院舞蹈队的雷霄霄便是其中一员。汉服秀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拍照,也为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南湖书画协会的会员们现场挥毫,写“福”、写对联,引得不少同学围观。
现场挥毫引发学生围观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汤圆,组织该活动的民间文学专业的孙正国教授表示,为了让同学们都吃到汤圆,特意准备了2400份汤圆,去年第一届元宵灯会只准备了一千份,很多同学都没吃到汤圆。
给学生发元宵
孙正国教授认为,学校举办元宵灯会有着别样的意义,高校除了教书育人,还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这是一次节日的体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孙正国教授表示,如今不少学生过洋节却很少过中国自己传统的节日,是因为洋节有商家炒作氛围越来越浓;而传统节日没有提供平台没有营造氛围,所以不能怪学生不过传统节日。
晚上9点半,喷泉广场仍人流如织
“元宵节,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大学生有文化传承的责任。”孙正国教授介绍,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华东师大、长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学校,成立了高校传统节日传承联盟,让高校真正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去年举办第一届元宵节开始,他就看到了学生们过传统节日的热情,除了元宵节,他还在学校陆续组织举办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四大符号型的传统节日,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