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列表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周智勇:创新韩语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5-06-07 00:16:04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江俊)6月1日,中韩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即俗称的《中韩FTA》。根据协定,在其生效后20年内,韩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92%商品的关税,中国则会免除91%韩国产品的进口关税。

  中韩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贸易领域不断扩大与贸易规模的高速发展,对我国韩语人才培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记者就“我国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问题采访了全国韩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周智勇。

  周智勇说,中韩FTA的签署,是中韩文化交流和贸易交往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对中韩两国关系发展与亚太经济自由化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韩FTA的签署,必将加剧韩语人才供不应求的紧张态势,也将倒逼目前我国韩语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与改革。

  他介绍说,一是倒逼有条件的高校加大应用韩语专业招生规模。韩语作为小语种,除在部分区域属于热门专业外,全国来讲属于冷门专业。以湖北省为例,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每年培养的韩语人才不超过百名。

  据了解,近年来湖北与韩国的交往不断加深,比如韩国在武汉设立领事馆、武汉直飞韩国多城市航班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韩资企业和单位来武汉投资发展。

  据周智勇介绍,目前湖北省内有韩资企业近1000家,每年韩语人才需要上万名。特别是武汉正在建设开发投资70亿“韩国城”项目,将引进两千家韩国食品、文化及服务产业的相关企业入驻,将来势必造成对韩语人才的抢夺战。据了解,作为开始韩语专业比较早的高校,以毗邻“韩国城”的优势,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将依托应用韩语专业,计划未来3年培养5000名优秀涉韩专业人才。

  二是倒逼敢于创新与改革的高校培养专业性更强、技能水平更高的创新型国际化韩语人才。周智勇说,以往的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着重于语言的听、说、读、写,而忽略了绝大多时候语言仅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属性,离开了专业领域和专业技能的语言培养是无力的,未来应用韩语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涩韩商务贸易、文化交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医疗整形、音乐影视、艺术设计等中韩交往重点领域培养韩语过硬、专业扎实的专门技能性人才。

  “这势必要求高校与相关领域的韩资企业和韩国高校展开合作,实行校企合作、做到产教融合。”周智勇表示,为适应市场需要,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率先进行创新和改革,把韩语人才培养和本校其他专业相结合,应用韩语专业除了开设韩语听、说、读、写以外,开设了大量的其他专业技能基础课,让学生语言、技能两不误。同时与韩国重点本科院校东国大学展开教学交流与专业合作。

  他介绍,东国大学无条件接收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应用韩语专业大二学生进入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学生进入韩国东国大学后可自主选择韩国东国大学的专业,与韩国学生享受包括实习在内的所有同等待遇,毕业后取得本科毕业证和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证,学生毕业后可回国就业、创业,也可以在韩国就业、创业。

  “目前,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然而,相对于大部分专业或者语种来说,韩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前景皆比较乐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周智勇强调,未来韩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会进一步顺应外向型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中韩贸易合作的加深,也将促使韩语专业教育走上规模快速发展、专业针对性强以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